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水利系统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管水方针,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防汛减灾、水利建设、水利改革、依法治水等工作,为助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中国中部绿心提供有力保障。
五年来,咸宁水利人治水兴水的步履坚定向前、铿锵有力。肩扛责任千钧,提前谋划调度,一次次暴雨中昼夜不停的紧张坚守、风雨兼程,最终换来了群众的安然!五年来,咸宁水利人回应民生期盼,助推一个个重大民生水利项目落地生根、强势推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6.92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7%,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4749处,完成土石方11983.34万立方米,成就令人瞩目!
五年来,咸宁水利人躬耕不息、奋斗不止,各项工作迎来大发展、大跨越,在鄂南大地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水利篇章!
防汛减灾保安全
五年来,我市暴雨、洪水、干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紧急关头,一个个水利人中流砥柱的身影,一幅幅防汛抗旱的篇章,构成了抗灾减灾的大背景,托起了社会和谐稳定,支撑了经济发展,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98+”洪水多轮暴雨推磨转圈,咸宁面临外洪内涝,那无数个不眠之夜,雨水情信息从四面八方汇集,调度命令随着电波紧张迅速的传递,无数水利人不眠不休,日夜坚守岗位。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暴雨中的深夜巡查,在泥泞中的艰难跋涉,处处都是水利人的身影!
五年,咸宁水利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提前谋划准备,科学研判调度,全力抢险救灾,先后战胜了2013年的高温干旱,2015年局部暴雨灾害、2016年“98+”特大洪涝灾害以及2017年6轮强降雨洪涝灾害,实现了“大江大湖无一处溃堤,水库大塘无一处垮坝”,2017年防汛抗灾更实现了零伤亡,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夺取了防汛救灾的全面胜利。市水务局(防汛办)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2016年湖北省抗洪抢险和减灾重建先进集体”,并被市政府独家通令嘉奖。
项目建设结硕果
9月25日,总投资5.7亿元的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在赤壁市黄盖湖镇开工。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工程建成后将统筹解决黄盖湖流域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有效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水利建设迎来一个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黄金期。2013-2017年,全市共争取上级部门各类水利项目投资28.8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58亿元、省级配套8.27亿元。此外,在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契机,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谋划项目,为全市水利发展增添后劲。“十三五”规划项目420个,总投资378.62亿元。其中重点水利项目49个,投资166.03亿元;面上水利项目371个,投资212.59亿。已纳入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共九类30个,总投资95.72亿元。
2016年灾后,根据省政府确定的水利补短板四大重点工程,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动水利项目灾后重建补短板,恢复和增强水利工程防洪抗灾能力,抓项目打基础,抓规划谋长远,出台《关于灾后重建兴修水利的实施方案》,掀起了灾后重建和项目建设的热潮。陆水干流重点河段治理工程、新建余码头二站项目以及1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开工并稳步推进,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工程及富水(通山段)干流重点河段治理工程等投资计划已经下达,前期工作正在准备中。
小农水建设惠及民生
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试点
兴水强农惠民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五年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6.92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7%,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4749处,完成土石方11983.34万立方米。
五年来,我市共完成183座一般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投资2.335亿元,主体工程都已顺利通过验收;完成1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6个水系连通项目区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加固堤防152.12公里,疏浚河道200.26公里。咸安区大畈陈、王畈和通山湄港三处拦河闸已基本建成;咸安区牛鼻潭、幸福堰和通山九宫河拦河闸正在抓紧施工,6处拦河闸总计完成投资1.61亿元。
201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农村饮水投资2.2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5亿元,省级投资0.36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43亿元,近36万农村居民从中受益,社会效益显著。
全市24个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陆水、三湖连江、香石、南川、石雨塘和云阁龙等6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进展顺利。5年共完成10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84平方公里,完成投资0.76亿元。
河湖库长制稳步推进
水利改革谱新篇
9月21日,市委书记、第一总河湖库长丁小强到西凉湖专题调研河湖库长制落实情况,强调要把西凉湖打造成全市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的示范区和样板田,早日实现湖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自然的生态目标。作为中央深改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我市在今年3月16日正式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的实施意见》。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体系已基本建成,各地积极开展“清河行动”,大力提升治水执行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确保河湖库长制2017年底在我市落地生根,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自然”的生态目标。
深化重点领域水利改革,激发水利发展生机与活力,是五年来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2013年7月,我市抢抓机遇,申报成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制订了《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按照“一区两廊三带五片”的总体布局,我市在五年内完成了53个试点建设项目、12个重点示范工程、35项试点指标建设任务,初步构建了健康的水生态体系、完备的水安全体系、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水文化体系,并于2017年9月13日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织的技术验收。
五年内,我市全面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市45211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明确了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共落实工程管护经费2498.51万元。咸安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咸安区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建立起了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良性管护机制。
饮水安全滋润民心
依法行政步铿锵
五年来,我市水利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进法治水利建设,按照“三条红线”控制要求,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着力强化计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论证等工作,对水功能区水质进行跟踪并现场督办整改。
加强水利建设行业监管,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责任制“五制”管理,研究下发《咸宁市水务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咸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促进水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生产、工程、资金和干部“四个安全”目标。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管,严厉打击水事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规范了河道采砂管理行为。同时,积极开展湖泊巡查执法,高压严打非法采砂,五年来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360余起。
牌洲烈士陵园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队伍建设焕然一新
党建引领促发展
近年来,该局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落实管党治党新要求,坚持“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以“作风建设年”活动、“规范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狠抓主责落实、规范组织建设、提升党员意识,延伸党建触角,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牛鼻子”,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做到清单定责、照单督责、依单考责和严肃问责,将主体责任覆盖到全系统9个支部200多名党员,在全系统形成了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水利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以“支部主题党日”为平台,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丰富多彩的“自选动作”,放大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效应。先后开展了“严管与厚爱”、“永远在路上”等专题组织生活会,举行了“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道德讲堂,举办“最美水利人”、“十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将家风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覆盖到每一名党员。
同时,该局健全党建考核机制,制定主体责任分解方案,划定责任层级分解图表,建立责任清单和台账,推行领导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全程纪实台账制度,出台《市直水利系统党支部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过程实行痕迹化管理、项目化督导,促进责任落实,确保市直水利系统党建工作有序推进。2016年局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被授予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
(咸宁日报记者 汪俊东 通讯员 敖琼)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朱哲、通讯员 黄长松、邹国明报道:刷一下身份证,再对着镜头拍个照,就能叫号办税。实名办税带...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报道: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与党外人士代表座谈,听取党外人士对政府工作...
今年元旦,我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欣欣向荣,迎来了新年旅游市场的“开门红”。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刘子川报道:如何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用刘媛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