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银山隽水涌春潮——通城县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12-23 08:42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通城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接续70年来的奋斗历程,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县委县政府在立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紧盯发展目标,直奔问题痛点,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奋力开创新时代通城改革开放新局面。

一年来,通城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省现金服务示范区试点县,多项改革获《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和省委《政策》《调查与研究》等宣传推介。

这一年,一批经验推向全国。在全国殡葬综合改革推进会上交流经验,入选36个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通城“防贫保”经验在青海省获得成功复制。

这一年,一批做法走在全省前列。成立湖北首个减贫防贫服务中心,建立减贫防贫“1234”工作机制。县涉农资金整合、精准灭荒、“院内、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经验在全省推介。县纪委被表彰为湖北省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

这一年,一批改革在全市推广。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国土绿化暨森林防火工作等现场推进会等在通城召开。


谋划外向型经济 推动通城高质量发展


通城县坚持把改革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制定出台《通城县落实湖北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考核办法责任分解方案》,推动通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五大集团”挂牌运营,着力破解资金瓶颈难题,解决“吃饭”与“发展”矛盾,推动投融资平台转型,实现国有资产整合、经营效益提升。

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湖北黄袍山(通城)全国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吸引全国各地600多名选手参加,通城的朋友圈持续扩大。2019年,接待旅客3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6%。

积极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机遇,延续去年参加首届进博会之势,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唯一县级团,再次组成300人的队伍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中国中部·湖北通城国际商贸中心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6个招商项目,与10多家外商签约14个订单进口商品采购项目,又一次向全球亮出通城名片,进一步推动发展外向型经济。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该县坚持把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积极对接咸宁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88项重大项目实施,推动涉及通城县的重大项目落地,平安一期、新材料二期、玉立纺织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万雅国际商贸城、中医药健康小镇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2019年,成功签约产业项目121个,到位资金9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3.33%,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7.8%,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3.5%,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2亿元,通城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加速期。


聚力党政机构改革 提升县域治理能力


该县制定《中共通城县委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通城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党政机构改革平稳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顺利完成全县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全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执法机构改革统筹推进,整合全县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按照“一个领域原则上只设置一支技法队伍”要求,积极做好整建制划转和非整建制划转的机构人员划转工作,加快推动综合执法机构组建,设置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5支执法队伍。


聚力“放管服”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通城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改善金融服务,缓解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全面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总数722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8.2%。

全面清理“应进必进”事项,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进驻部门33个,进驻事项757项,全年办件量22万余件,办结率100%。

全面优化审批服务方式,让市场主体“只要跑一次”,全县“只要跑一次”事项达到633项,通城“帮代办”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标识。

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到国家、省、市、县“四级四同”。

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协同监管和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企业诚信经营红黑名单,持续强化市场监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该县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粮食总产稳定在18万吨以上。完成高标准农田5.16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28家、家庭农场118家、农机大户159户。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其他特色优质高效农业。

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水库除险加固等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持续推进“六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成农村无害化厕所56477座,完成精准灭荒任务3.26万亩,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10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建成运行,在麦市镇陈塅村和隽水镇永泰公寓、环保小区启动城乡垃圾分类试点,完成10个贫困村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小型集中饮水工程8处,累计拆除“活人墓”8128座,完成村级公墓建设7处。

推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马港界上、麦市冷锻、北港横冲、塘湖黄袍、四庄清水、隽水油坊、五里左港等美丽乡村均已建成,大坪内冲即将开园,关刀高冲、石南梅港等正加紧建设,“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将成为通城新名片。


保障改善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


该县民生投入继续增加,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6%。

持续深化返乡创业试点,不断强化政策支撑,着力推动人才“本土造”,用活“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浙江大学培训班、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评选活动,扶持培育“草根”创业人才。

不断深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四大机制”,提高教育运行保障能力,为推动县域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社会力量办学成果丰硕,京学幼儿园开园,慧晟国际教育城等项目签约,“教育十大工程”有序推进,县实验学校建成开学,县一中改扩建工程过半,云溪小学教师徐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挂牌成立县域医共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稳步有序下沉,县乡村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全面落实健康扶贫“985”政策,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91.52%。

聚焦城乡困难群体,抓住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输血”“造血”并举,以改革创新的勇气积极探索建立减贫防贫服务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减贫防贫工作管理委员会、减贫防贫服务中心,创造性推出减贫防贫通城方案。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全县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继续千方百计破难题,凝心聚力促发展,奋力开创通城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局面。

(文/图 通讯员 吴宇星 特约记者 刘建平)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发力 首例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公开审理
下一篇: 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 通城扩大集群优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