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通城: 接续奋斗70载 阔步迈向新时代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8-22 09:22

11.jpg

核心提示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建国70年来,通城县不断在曲折探索中开拓、在艰难困苦中进取、在改革开放中突破,从贫瘠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特别是2016年换届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坚持生态立县、乡村兴县、产业强县、商贸富县、旅游活县,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昔日穷乡僻壤的幕阜山区小山城,变成蓬勃发展的“鄂南明珠”。

改革开放开新局

县教育资金管理中心揭牌

拆除活人墓

全国自行车挑战赛在黄袍山举行

万雅国际商贸城签约

产业发展谋新路

瀛通通讯在深交所上市

玉立公司新产品车间

民生建设谱新篇

扶贫安置点

雁塔广场

美丽乡村展新姿

东山屋场

四庄十里莲香

沉锣湾月季庄园

人居环境面貌一新

北港镇横冲村

隽水镇油坊村

塘湖红色小镇


特色产业

撬动县域综合实力节节攀升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涂附磨具、云母绝缘材料、中药制药产业“老三篇”,到本世纪初的信息材料产业、针织纺织产业、陶瓷产业“新三篇”,到新时代的“五大产业”集群、五药并举、三产融合,通城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之路。

涂附磨具、电子信息产业被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玉立集团成为亚洲行业龙头和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者,瀛通通讯成为咸宁市第一家本土上市企业、荣获湖北省首届改革奖“企业奖”。平安电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与三赢兴一起被列入省“金种子”企业,宝塔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通城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进位显著单位”。

因地制宜,坚持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并举,大力实施“中药振兴”发展战略,中医药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动能。目前,药姑山中医药健康小镇、康美新城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引进医药主体497家,医药总部经济实现销售额21亿元、创税收1.6亿元,通城“金刚藤”被省政府纳入“一县一品”发展战略。2018年5月,作为唯一的县级政府,通城县在第二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油茶、生猪、茶叶等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油茶种植面积、综合产值分别达24.55万亩、22亿元;“本草天香”“华中两头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袍山油茶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全国第六次油茶产业现场会在通城召开;生猪年出栏量突破80万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五包一赔”的“以钱养事”农业产业化服务新机制在全省推广,通城被列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县、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

商贸业进入“线上+线下”的现代电子商务发展轨道,年均网络销售额达到10亿元,通城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812.5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8:41.3:40.9,呈现“二、三、一”格局;规模工业企业93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80家,家庭农场129家,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2万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869元、14890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2.46亿元。


改革开放

助力通城站上内陆发展前沿阵地


紧扣时代发展潮流,始终把解放思想放在第一位,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之招,办成了很多过去认为不可能办成的事情,破解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实现了山区小县城的 “蝶变”之旅。

上世纪八十年代,通城人山山水水找财路,乡镇企业引领潮流。九十年代,“孔雀东南飞”——10万打工大军外出务工经商。零零年代,回归创业风生水起,通城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工业100%民营化,2006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通城召开,“打工经济”“营销经济”成为推动通城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回归经济被总结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三种模式之一。

抢抓国家扩大开放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与加拿大卡灵顿市、广东省普宁市、吉林省梅河口市、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岳阳三荷机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通城作为内陆地区唯一、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参团单位,成功挺进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引进投资40亿元的万雅国际商贸城项目。

主动将三省交界的独特区位条件转化跨区域合作的战略优势,“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多领域合作硕果累累。

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放管服”、县乡财税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为解决县域财力不足问题、做大城市发展底盘,系统推进城市建管体制改革,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针对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学校债务负担重、教师“教学观”错位等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针对修建“活人墓”“豪华墓”、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强力推进殡葬体制改革,集中拆除“活人墓”1300多座。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不仅有效打通了一批制约通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也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通城方案”,通城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中国改革报》以《改革助力,小县城踏上“蝶变”之旅》为题,整版对通城改革经验进行报道。


城市形象

“楚风瑶韵、隽秀通城”充分彰显


聚焦城乡发展短板,推出一系列强基础、提质效、树形象重点项目,通城的生态好了、环境美了、城市靓了、乡村活了。

坚持交通先行,秀水大道、银山大道、宝塔大道、隽西大道全面刷黑升级,与杭瑞高速、武深高速、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共同汇聚成内通外畅的城市“大交通”体系。通麦公路、五里大道、通四公路等连接城乡道路全面改造升级,城乡通行条件更加便捷。

城东行政教育区、城西商贸市场区、城北高新产业区、城南休闲文化区等4大城市板块,基本形成,城区建成面积发展到16平方公里, 城区绿地率达到36.8%。

雁塔休闲广场重现“雁塔穿云”雄姿,全县首个城市公园——秀水公园开园迎客,白沙社区等一批城市进出口节点地区小花园陆续建成。启动推进1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除博仁外贸、老工商局、中心商务城等棚户区,面积达6.5万平方米。秀水大道等城区主干道的沿街房屋立面按“楚风瑶韵”完成改造,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以“五禁五治五提升”为抓手,铁腕纠治城市发展乱象,城区全域禁鞭,取缔“麻木车”7000多台,累计强制拆除违法建设面积44050平方米。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城区全覆盖, 29条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城管数字平台与治安视频监控实现共享对接,城市管理步入数字化时代。2018年底,通城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除四害”先进城区评估,获得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第一张“门票”。

实施“六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成农村无害化厕所17494座,灭荒造林57225亩,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10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建设并运营,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沿线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0000余亩,黄袍红色小镇等一批旅游景区投入运营。着力开展“四大水系”生态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行为,城区河道生态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国重点生态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提升”行动,全县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化。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冲瑶族风情村等美丽乡村示范点15个,界上、冷塅、横冲、清水等建成开园,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重点镇1个、全省森林城镇1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71个、全省绿色示范乡村11个,生态乡村创建率持续领跑全市。


人民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聚焦全面小康目标,着力打好铲除穷根“组合拳”,顺利实现26个脱贫村出列,19434户、66788人摆脱贫困,预计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四员”助力精准扶贫模式有力推动乡村治理和精准扶贫互促共赢,取得了较好成效,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坚持脱贫与减贫防贫一起抓,创新成立全省首个减贫防贫服务中心。2017年精准扶贫年度考核被评为A类县,2018年在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回归创业”品牌,城镇登记失业率2.25%,通城被列为支持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实行社会保障“政府兜底”,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精神病人防治所等救助机构不断健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医药报销标准比例逐年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经济困难高龄及失能老年人等关爱帮扶机制全面建立,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文教卫事业蓬勃发展。“六馆一院”、体育公园等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首届中国湖北黄袍山(通城)全国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成功举办吸引全国各地400余名选手参加,第五届湘鄂赣苏区历史研讨会在通城成功举办,通城被命名为“拍打舞”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新建实验学校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通城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教学点依托信息技术开齐开好课程试点县。县医院门诊楼、内科楼、外科楼建成使用,乡村卫生院室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在全省率先探索发展医联体模式,打造区域性医疗康养中心。

“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成功探索出“1+4+X”社会风险研判处置机制、“挂牌接访、书记陪访、领导包案、定期研判信访‘四项制度’”、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服务等成功模式,“一感两度两率”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县”。


政治生态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更加清明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讲政治,勇担当,推动党的建设与时俱进,为通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三万”活动、“主题党日”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更加牢固,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全面实施“千人计划”“村官助理”“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人才工程,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干部持续壮大,大力推进低于300平方米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清零”行动,村级党组织全面过硬。创新党建载体, “回归村官”、“红岗工程” 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等党建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市推介。

“重一线、重实绩、重公论”用人导向逐步形成,容错纠错机制全面建立,一大批干部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一线壮筋骨、长才干。政府创企业、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续辉同志当选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党的十九大代表,涌现出一批时代先锋。

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到位,对各乡镇单位的政治巡察成为常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有力刹住了歪风邪气。坚持刀刃向内,重拳惩治“两违”、工程招投标、教育等领域腐败行为,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70年砥砺奋进,风雨兼程;70年筚路蓝缕,沧桑巨变。当前的通城,改革发展的潮水汹涌澎湃;未来的通城,将建设成为湖北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弘扬劳模精神 咸宁市命名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
下一篇: 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环境整治赢来游客如潮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