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党旗,在抗旱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10-12 09:41

编者按:前段时间,我市睛热少雨,伏秋连旱,旱情形势严峻。灾害面前,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入抗旱一线,保生活,保生产,保稳定,夺丰收,以抗旱实际行动体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本报记者分头采写了一组基层党支部的抗旱报道,敬请关注。

通城县关刀镇高桥村党支部

饮水工程全覆盖

1.jpg

咸宁网讯 记者李嘉报道:10月11日上午,通城县关刀镇高桥村4组组长方来福打开家门口的水龙头,一边洗菜,一边和记者聊起开心事。

“村支部一班人为老百姓办实事,把安全饮水工程建好了,现在水源充足,饮用也更放心。”方来福打心眼里高兴。

高桥村是一个库区移民村,辖12个组,全村398户1459人分散居住在云溪水库东西两岸,水源地分散,老百姓历来对安全饮水问题反响强烈。

近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驻村工作队(组)的帮扶下,多方争取筹集物资,逐年建设和完善群众安全饮水工程。特别是今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带头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村干部方益民、潘小阳分别负责东岸和西岸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他们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调查安全饮水情况,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按照每组建1个蓄水池、每个蓄水池开挖2-3个饮水井的标准,全村至少要开挖24口饮水井。水源从哪里来呢?

方益民和潘小阳组织发动所有村民代表,带头上山寻找水源。水源地确定以后,以村民代表为首,发动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开挖渠道、铺架水管,齐心协力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涉及村民自身利益,我们应当自觉行动,共同努力把它建好,为子孙后代造福。”在5组杨家垅水源地,75岁的村民代表方秀甫带领十几位村民自发投劳开挖饮水井。他不仅带头施工,还主动协调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到目前为止,已经开挖饮水井21口,建成7个28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10个组330余户安全饮水问题。”村支部书记汪飞平说。

为了实现安全饮水全村覆盖,汪飞平与驻村干部多次前往县水利和湖泊局争取物资支持,先后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18万元、自来水管4200米,争取咸宁日报传媒集团帮扶资金10万元。今年9月,该村1组和5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建设,目前正在全力施工,预计10月底竣工通水。

崇阳县路口镇高耀村党支部

哪里缺水送哪里

2.jpg

咸宁网讯 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李玉娥报道:“全村就几个蓄水池能看见水了,泉眼、河流、水井都干涸了!”10日清晨,崇阳县路口镇高耀村,村民丁卫明从该村南边庄的蓄水池里挑起一担水,准备去喂牛。

这个位于山顶处的蓄水池,始建于2001年,是该村最大的蓄水池。池子深3米,直径50米,蓄水量达5800多吨。记者走近一看,水池里水深已不足1米,且上面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浮游物”。

“这些漂浮在水面的是消毒粉!昨天,村干部们特意请来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帮忙消毒的,可以放心饮用!”丁卫明告诉记者。

高耀村是过去雨山乡政府的驻地。雨山是崇阳东部最高山,沟壑深窄,坡多绝壁,地表遍布石灰岩,自古以来就缺水。今年已连续近百天高温无雨,导致全村农作物干枯,人畜饮水严重受到威胁。

旱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进入紧急备战状态,成立抗旱指挥部,哪里缺水送哪里。同时,合理调度用水,先保生活后保生产,停止基建用水和灌溉用水,一切以饮用水为重。

从蓄水池下来,记者路过一片辣椒地时看到,附近地面已龟裂,辣椒树的叶子发蔫,或红或黄的“灯笼椒”烂在了树上。该村党支部书记夏圆中正忙着摘辣椒,一旁的地埂上放着一桶水。

“这是1组70多岁的细华爹家的辣椒,我正要给他送水去,顺便帮忙把好一点的辣椒摘了。”夏圆中告诉记者,今年该村的水来之不易,每天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们都会用消防车送一车水来,但由于山路崎岖陡峭,消防车载重量比较大,送一趟水要两三个小时。

“离蓄水池较远的地方,自来水到不了,只能靠人工挑水。可村里年轻人大多都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人,所以帮忙挑水的任务就只能由我们几个村干部来完成。”夏圆中说。

“这段时间,如果不是村干部们帮忙送水上门,我们村的留守老人们生活就更难了!村干部们用真情实意为在家的老人们办实事,也让我们在外工作的人更安心!”听闻村干部们给留守老人送水上门一事,该村在外工作的青年丁洪冰感慨。

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党支部

凿井挖沟送甘泉

3.jpg

咸宁网讯 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全闯、郑梦溪报道:“水出来了!水出来了!”10日,在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5组新挖的水井旁,数十名村民们围在井旁,当看到井水不断从管子中涌出,他们不禁欢呼起来。

隐水村村民生活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山间泉水,因连日来的高温无雨天气,山泉已完全干涸,出现缺水情况,导致村民无水可用、庄稼无水可浇,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看到村里出现干旱情况,村支部立即商量对策解决。”该村副支书袁观胜说,村干部们第一时间到各个村湾实地查看了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及时召开专项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从5组新水井抽水是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经过前期实地查看,村支部商量后,一致决定通过加快新水井建设使用,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

在水井建设期间,该村干部现场监督,党员们带头上阵,村民们也纷纷投身到建设中,共同加班加点推进新水井建设,只为尽快让井水涌出,缓解村民用水之愁。

“现在大家终于不用那么愁了。”水井旁5组组长阮云德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他说,如今能从新水井里抽水用了,大家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据介绍,在新水井无水期间,阮云德主动将自家井水提供给村民使用。

在新水井不远处的一条沟壑旁,一位村妇正拿水勺往桶内舀水。

“这个水是拿去浇灌庄稼的。”村民陈玉花边舀水边说,干旱天气让自己种的庄稼都快干死了,幸亏村支部带领大家抗旱,才能够有水浇庄稼,真的很感谢他们。

原来,除了挖井取水为村民提供饮用水外,村支部发动村党员出工,村干部带队,对村内的沟壑渠道进行挖深拓宽,增加沟渠蓄水量,积极解决村民庄稼的灌溉问题,减少干旱对村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村民生产生活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袁观胜说,作为村里的党员干部,在遇到这种困难时,就应主动站出来,尽己所能,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如今,在该村干群共同努力下,村民基本用水已有保障。

咸安区向阳湖镇祝垴村党支部

群策群力解水忧

4.jpg

咸宁网讯 记者吴文谨、通讯员吴紫芬、刘洁报道:10月2日,一则有关向阳湖镇祝垴村的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该村九组村民围绕在干涸的老井旁,艰难取水,引发大量关注。10日,记者来到该小组看到,一口崭新的水井已经建成,一汪干净的井水清冽见底,全无干涸迹象。

村民们说:“那是不了解事实就乱发的谣言,当时,我们正在自发地为翻新这口老井而进行抽水,做前期准备工作。”

面对持续干旱天气,祝垴村支部在9月30日举行的支部主题党日上,围绕各村民小组的水井塘堰有关情况开展讨论,并在村“两委”会议上敲定:由村集体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组的取水设施重新修缮。

“虽然谣言已破,但连日来的干旱天气,的确对村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我在这里生活了五十五年,还未见过这样的旱情。”该村党委书记李佑泉告诉记者。

虽然向阳湖镇坐拥斧头湖、西凉湖,但地势呈中间高、四边底的“龟壳状”,地表蓄水能力弱。祝垴村目前仅有5个村民小组通上自来水,其余17个组则采取单村建水池集中供水模式。

不远处的十二组,水井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十余名村民自发来到现场,协助两位砖匠施工。

“村里出钱修井,为的是大家今后的饮水便利安全,我们不要酬劳也得帮忙!”村民李邦宏奋力搬着砖,开心地说道。78岁的村民孙元宝依旧“给力”,忙前忙后,做好大家的后勤服务,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人动容。

该村支部一方面发动群众翻新老井,增强蓄水能力,方便村民取水,另一方面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供水接力。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李佑泉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这是各村民小组及时向他报告水池蓄水状况,哪个地方缺水,供水车就开到那儿救急!

村支部向镇派出所借了一辆消防车,没日没夜地忙活在送水一线。每天早上7点,消防车准时到镇上的消防栓取水,一直送到晚上十一点再回家。

“车和人都不能休息,保证供水,这就是大旱之年我们党员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实际行动。”李佑泉说。目前,该村正在与联合水务对接,希望能以更优惠的价格通上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

嘉鱼县余码头泵站党支部

日夜奋战保灌溉

5.jpg

咸宁网讯 记者谭昌强、通讯员龙钰报道:9日,记者来到嘉鱼县余码头泵站,机房外悬挂的国旗在微风中摇曳,机房里面仍是一片火热:两台单机每秒可抽水8立方米的水泵正满负荷运转。

这个担负着咸宁西凉湖区30万亩农田的排涝和13.3万亩农田灌溉任务的县级大型电力排灌站,从7月20日灌溉闸刚一竣工通水,就立即投入了抗旱灌溉。该支部的4名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抗旱一线。

“西凉湖水位从21.4米降到20.3米,我们抽了一米深的水。” 共产党员、泵站站长陈火平说, “防汛排涝时都没有这么紧张,潘家湾、渡普、新街三镇的上十万亩农田全指望着它们。” 

泵站将职工分为三班,每班五人,由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带头,日夜值班值守和设备巡护,发现问题随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这也是我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锤炼党员干部队伍的一场考验。”陈火平说,截至10月9日,余码头泵站安全运转3600台时,供水1.1亿方。

9月中旬,在抗旱灌溉最为紧要的关头,90后小伙陈明在一次巡检中发现一台主力水泵在运转中发出异响,轴瓦温度显著升高。陈火平第一时间组织故障排查:水泵电机的降温风扇因持续高负荷运转,叶片发生形变。如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电机烧毁、水泵停机,上十万亩农田的供水面临威胁。

陈火平在分析后决定,保持水泵正常开机,同时对降温风扇叶轮进行更换。

“我是党员我先上。”拆开盖板,陈火平带头钻进风道。

“风道里的温度大概有40多度,热浪直往上涌。”说起这次抢修,陈明记忆犹深:“下去才有几秒钟,我就看到陈站长衣服就全部汗湿了。而且风道只有半米高,我们只能蹲着维修,水泵运转的隆隆声就在耳边。”

高温、狭窄、噪音……陈火平带着大家足足干了四个多小时。

“保持设备运转正常,确保抗旱灌溉,这是我们职责和使命。”谈及这两个多月的日夜坚守,陈火平十分自豪:“灌区作物相继进入收获季,我们没有收到一起缺水投诉。”

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杨泗庙村党支部

架线铺管保供水

6.jpg

咸宁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宋必胜、宋辉报道:10月4日,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杨泗庙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抗旱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赤壁农村饮水办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村支书廖大胜带领10多名党员突击队员,深入干旱村组,与群众面对面商讨切实可行的抗旱办法。

赤壁市入夏至今干旱少雨,旱情严峻,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杨泗庙村就是其中一个受灾比较严重的村庄。

住在山脚下的杨泗庙村2组村民黄国平说:“一个多月没怎么下雨,山上的泉水全部都干涸了,别说是牛羊们吃水了,现在我们自己喝水都比较困难。”

黄国平说出了许多村民的心里话。该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市水利和湖泊局等相关部门投入百余名干部职工采取应急送水、调水引水、寻找新水源、延伸供水管线等措施,千方百计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

村支部前期走访调查摸清了全村缺水情况。村干部带着赤壁水利和湖泊局专家深入饮水条件最为困难的村湾,解决1300余户6000余人的生活、生产用水保障问题。

4日清晨,廖大胜组织村里的10多名党员突击队员,联合赤壁市农村饮水办主任鲍红清及技术人员一起进村上山实地查看旱情,就架设杨泗庙村及附近村水管网主管、支管现场研判,综合现实条件和管道架设技术作出决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技术勘察和征求群众意见商讨后,鲍红清现场制定施工方案,由赤马港办事处出资,饮水办技术人员带领施工,联合电力部门,在杨泗庙村2组架设三厢四线的电力线路,铺设通水管道,并配套水泵设备,彻底解决该村200亩农田灌溉问题及附近村民的供水难题。

“没有大家帮忙,光靠我们村自己很难解决缺水难题。我代表全村百姓感谢党和政府。”在架设现场,廖大胜带领党员们主动加入到施工队伍中,不少村民自发前来帮忙。

目前,杨泗庙村及附近村的生活生产供水已恢复正常水平。包括该村在内,该办事处共投入20万元改造用水管网主管、支管5200余米,已全部施工完成。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市牵头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发布—— 咸宁这么建公园城市
下一篇: 让农产品招牌亮起来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