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城市管理如何文明执法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6-12-01 09:12:00

  如何提升城市环境的档次和品位,是目前摆在城市管理队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市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作为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市城市管理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城管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究竟怎样做到文明执法?昨日,市城管局局长杨日峰作客本报,就市民关注的话题谈他们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尴尬、反思和新的举措。

  ■不文明行为VS不文明执法

  镜头一:43岁的聂国瑞家住温泉潜山村,家里靠他挑扁担上街卖菜维持生计。去年底的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挑着菜在温泉集贸市场经营。“前面卖菜的不准跑!”他听到后挑起担子就跑。一名城管追上他后,“要你别跑你还跑!”一把拉住他的扁担。
  镜头二:市民张先生在温泉集贸市场路口经营水果生意。
 去年,他将水果摊摆出了店面。看到城管来后,张先生夫妇俩赶紧将摆在店外的水果往店内搬。但五六名城管二话不说,将夫妇俩没来得及搬走的水果搬到车上,“这些水果被没收了!”
  镜头三:城管执法人员在整顿市场内违章占道经营的水果摊时,摊主不听劝说,抓伤一人,扯破执法服装一件,城管队员强行进行劝拉,有市民不明真相,起哄说城管队员暴力执法。
  镜头四:今年初,城管执法人员在取缔非法占道经营行动时,发现温泉中心花坛一违法占道行为。执法队员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取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在执法人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从背后将一锅滚烫的面汤蹬翻,直接倾倒在一名执法人员的脚面上和小腿部位,致使执法人员脚面大面积烫伤红肿起泡,后到医院治疗。
  上述是城管执法的若干事例:一面是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一面是执法者过度张扬强势,表现出粗暴和不文明。这两个方面凸现出城管执法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扰。

  ■执法遭遇“弱势群体”
  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景观越来越美,城市人员来源、区域面越来越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城市形象。如何既严格执法,又文明服务?
  谈起城管人员执法难,市城管局局长杨日峰说,城管人员担负着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等责任,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压力、劳动强度日益增大。被执法对象多是违章占道经营的小贩或临街搭建违章棚亭的城市居民。他们以此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强制取缔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必然遭到抵触。而且在很多人眼中,这些违法者是弱势群体,很容易获得同情。城管人员强行收缴出店经营、违章占道物品时,经营店主经常百般阻挠,或哭闹、或耍赖。另外,由于遭遇执法难,城管人员必须综合执法,集中行动。这样一来,市民也称城管人员以多欺少,暴力执法。
  ■“城市保姆”也为难
  被称为“城市保姆”的城管人员是城市秩序和环境的维护者,他们的工作理应得到市民的尊重和支持。
  2005年11月,原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升级为咸宁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人员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的环境不断努力着。
  尽管城管执法面临重重阻碍,但是为改变城管执法难的现状,市城管局不断探索,有效减少了粗暴执法、野蛮执法和不按程序执法现象的发生。
  截至目前,市城管局共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660余处,流动商贩2150余个,取缔马路摊点820余处、露天烧烤65处,拆除非法设置的各类店招、灯箱270余块,整改存在安全隐患广告牌240余块。
  以往在市民眼中,城管的印象无外乎是“土匪”,办事蛮干,不文明执法,言行举止严重影响我市的城市形象。经过近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城区的市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市民们陶醉在日益靓丽的城市美景的同时,城管执法队伍也逐步得到多数市民的认可。
  杨日峰说,城市非法占道经营和城市“牛皮癣”是许多大城市的城管难题,在咸宁这样的城市更加困难。对此,城管部门确定了“疏导与治理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结合”的原则,但具体操作中难度很大。
  杨日峰说,城管部门在严格执法时,要提高法律素质、彰显人文关怀,在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之间“弹奏”出城市管理的和谐之音。
  ■市民的理解是关键
   杨日峰称,严格执法,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动粗”、“动野”、“动怒”,以往城管执法中“打、抢、收”的习惯做法应当摒弃。文明执法也非不进取、不作为、迁就照顾。严格执法是城管执法最根本、最基础的要求,离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也就无从谈起。强调文明执法并不等于放弃严格执法,相反,正确使用好行政强制手段,惩罚和教育并举,保证城管执法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纠正违法行为和保障合法权利的目的,恰恰是文明执法所追求的目标。城管部门希望得到更多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给他们出点子,提建议。毕竟文明执法需要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有具有较高素养和意识的市民基础。

文明创建中的“瓶颈”

  目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着出店经营、违规占道、乱停乱靠、城市“牛皮癣”和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过程中随意抛洒等现象。
  杨日峰称,在日常的城管执法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城管队员前脚刚走,先前“作鸟兽散”的小商贩们又会突然冒出来,而周边百姓该买什么还买什么,丝毫不觉得与这些人做交易有什么不妥。如果城管依法行政,那就应该取缔;如果城管任其存在,不仅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而且又成了行政不作为。
  遇到城市“牛皮癣”,城管部门除了暂扣无计可施,而且由于执法权的限制,在执法过程中经常显得很无奈,因为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和暂扣非法经营物品以外物品的权力。另外,城管执法装备差,在取证用的照、摄像机方面,距离标准配置都有很大差距。
  取缔非法、扰民的马路菜场、影响交通和市容的占道经营和游商浮贩、违法乱贴乱画小广告等,必须严查布控,必须加强“堵”的力度,但是不能只“堵”不“疏”,这项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力配合。目前,市区正在筹划5大专业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出店经营和违规占道的的行为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市民观点:给城管更多理解

  在温泉路中百仓储附近做服装生意的陈先生说,城管顾名思义是管理城市的,如果没有城管,城市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法律就是法律,商贩们触犯了法规,就没有人情可讲,就应该严厉地管。若城管执法时“文质彬彬”,商贩们就会变本加厉。城管作为城市的维护者,市民应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和理解。
  市民张先生提起商贩也很无奈,他家楼下的一条道路经常会因为商贩多而被堵塞,出行十分困难。他说,商贩们的行为是无法用语言或者文明执法而停止的,毕竟是关乎到他们生存的,城管要管他们,也只能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如果没有违法的商贩,城管想野蛮也找不到对象。如果城管把商贩的违法行为视若无睹,商贩的行为就会严重干扰其他市民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两者和谐发展。

市民支招:规范商家经营

  市民张先生说,现在的商贩大多数是占道经营问题,应该专门划定一个区域,供他们做生意,既可以解决商贩的问题,也可以带动经济。王先生也建议,可以为商贩们划定街道,限定时间。政府可以寻找一些较小辅干道或者偏僻的街道,限定几个时间段供商贩经营,避开市民上下班这样的高峰期,这样既不会影响市容,也不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市民王先生说,城管在执法之时,若遇违规商贩,第一次应进行批评教育,以劝说为主,第二次可以给以小额罚款,对于屡教不改的人,可以给予更严厉的处罚。
  家住温泉集贸市场附近的方先生说,他家楼下就是个大排挡,每晚商贩营业之后,街道总是留下垃圾,一到夏天就会臭气熏天。 城管部门应勒令这些商贩经营之后,务必将路面打扫干净。

市民建议:城管执法应接受社会监督

  城管执法人员在其执法过程中,偶尔会与一些老百姓发生冲突,如何避免老百姓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偏见”?
  一些市民建议,对城管人员的执法过程,可以实施社会监督,请市民代表对城管执法人员是否文明执法进行监督。同时还可以邀请市民代表同城管执法人员一起执法,了解他们在执法过程中的难处,做到相互理解。
     另外,要杜绝城管的不文明执法,市政府可以在各城区成立纠察部门,专门监督城管执法过程中的野蛮执法和不文明行为。纠察人员应着便装上街,不仅要“逮”城管暴力执法的现行,还要检查他们的着装是否整齐,证件是否齐全,若遇不规范的,应当面进行批评教育。市民投诉后,经调查情况属实,应给于当事城管人员严厉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应被清出城管队伍。
 “城管执法人员一定要定期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在执法过程中能做到文明执法。”
     提起城管的执法行为,咸宁医学院大三的王同学建议政府设置举报热线,市民可拨打热线电话,对城管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投诉,政府也可建立一个举报网站,利用网络与市民进行交流。
   许多市民认为,城市管理好了,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市民,作为市民,理应服从城市管理,并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

记者 程统  见习记者 陈敏 实习生 范畴 通讯员 殷钢锋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环卫执法,执行起来好艰难!
下一篇: “三基”建设:推动交警公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