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通讯员游安报道:近日,随着老饮食服务公司拆除作业开始,通山县首个多产权住宅危旧房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老饮食服务公司位于通山县通羊镇八角亭小区文昌路24号,小区建成于1987年,总建筑面积836.58平方米,总户数12户,既有个人产权也有单位产权,属多产权住宅。2024年9月被鉴定为D级危房。与过去“等别人拆和建,别人做主”不同,这次改造采取“政府引导、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政策支持”模式,产权人共同出资,全程参与改造决策与工程监督,实现“我的房子我做主”。
推进危旧房解危,需要因地制宜探索。通山县坚持“重谋划、强措施、抓要素”模式,由住建部门牵头,会同自规、属地乡镇(社区)、城发公司等经多次现场调研、踏勘、商讨,确定建设运营主体,制定改造实施方案。“危旧房改造属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涉及不少专业性的知识。”通山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过程中,一直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工作举措。
居民们也从最开始的“被动响应”向“主动共商共建”转变。“听说危房要变新房,大家都很开心,积极性也很高。”近段时间以来,以陈春芬为代表的小区业主们为老房子的拆除重建积极出谋划策。截至目前,已全覆盖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建议,成立了联合社,开设专用了银行账户。9月15日上午8时,通山县第二建筑公司正式进场施工。
从危房到新房,变的不仅是建筑,更是民心。未来,这里不仅是12户居民的安全港湾,更是通山县危旧房改造“向新而生”的生动注脚。通山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主动作为,加强联动监管,全程严格把控项目“实施关”“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确保高质高效推进危旧房屋改造工作,筑牢群众“安居梦”。
编辑:hefan
不动产权证附图二维码的启用,可以科学替代传统的纸质图件,不但能避免因图纸脱落、遗失带来的麻烦,同时还能大幅节省纸张,...
日前,中央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要求,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和市级各职能部门成立专案工作组,针对学校职工小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王苒宇报道:“32年了,压在我心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7月3日,刚刚领到不动产证的王腊英握着工作人员的...
咸宁网讯(记者黄兰芬通讯员陈依璇)9月9日,市民黄先生从赤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取了赤壁市第一本“一证一码”不动产权证书...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赟 通讯员 咸农业)日前,我市首家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赤壁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网站正式开...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吴青朋 通讯员 吴显鹏)4月20至26日,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打击商品流通领域侵权及假冒伪劣行为...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赟 通讯员 咸农业)日前,我市首家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赤壁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网站正式开...
一楼住户将门前空地圈起来种花种菜……近日,我市拆除了一批这样的“私家花园”,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周阳)日前,市政府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等机构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