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刘颖、皮伶丽报道:断料、破筒、初刨、碳化、烘干……5月7日,走进位于通城县五里镇尖山村的湖北竹鑫竹木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中,一根根竹子在工人们的手中“华丽变身”,成为畅销海内外的竹筷。
“我们的生产线每天能加工60吨竹子,生产50万双竹筷。”公司负责人龚木云介绍,“去年6月份在尖山村设厂,效益良好,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800万元。”
龚木云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竹制品质量实行严格把控。“别小看一双筷子,制作工序可不少,从竹子到成品需要30多道工序,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确保了我们生产的竹筷成形成条、不发霉、不变形。”
除了生产竹筷、牙签、烤签等竹制品外,公司正计划扩建新厂,延长产业链,将竹屑竹渣变废为宝,用于开发生产环保炭。“目前新厂也正在选址中,未来公司将扎根通城,做足‘竹’文章,朝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龚木云说。
竹鑫竹木公司的设厂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从竹子的采伐、运输到加工制作,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在该公司务工的村民王烨丽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竹鑫竹木公司已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每年发放劳务工资近400万元。公司还通过培训、粗加工等方式,帮助村民提升技能,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竹产业的发展是尖山村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近年来,尖山村依托资源、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村多品”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艾叶、酒业、竹业等“三业”产业格局。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村里的产业更多,村民的口袋更鼓了。”尖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双全说,未来尖山村将继续围绕“产业兴 农民富 农村美”的目标,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真正实现村强民富。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城五里村摸索高密度养殖 村干部从小白变成养鱼能手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