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吴文谨、见习记者赵娴报道:6月9日上午,来自我市崇阳县的“90后”青年张文(化名),在定点采集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20296例、湖北省第72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将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张文是一名来自崇阳农商行的银行职工,与公益事业结缘已久。在大学期间,张文便积极参与无偿献血。2014年至2017年间,他累计献血4次,总量达1500毫升。
2017年,张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这是一件能救人命的好事。”谈及当初的决定,张文这样说。
今年5月初,正在工作的张文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这是救命的时刻,我一定要捐!”在第一时间向在医院工作的哥哥咨询后,张文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哥哥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告诉我现代造血干细胞捐献技术已经很成熟,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张文主动调整作息时间、优化饮食结构,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他很重视这次捐献,每天清淡饮食,还坚持夜跑。”张文的妻子告诉记者。
采集当天,经过4个多小时的循环分离,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成功提取。这些“生命种子”将很快被输注到患者体内。
整个采集过程中,市红十字会专门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并向张文及其家人表示慰问,颁发捐献荣誉证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张文表示,“未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还会继续坚持献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全市共有造血干细胞累计在库志愿者4706人,张文成为我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17人。
“正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挽袖’,挽救了一个个未曾谋面的生命。”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市共有多支“三献”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生命守护网络,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
编辑:hefan
上一篇:
从“全国闻名”到“全国文明” ——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的嬗变之路
下一篇:
崇阳油市村从“全国闻名”到“全国文明”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周阳)“小伙子手艺不错,剪了头发之后,我感觉清爽多了。”在市区文笔路区电信公司附近,一家名为“尚...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周阳)“小伙子手艺不错,剪了头发之后,我感觉清爽多了。”在市区文笔路区电信公司附近,一家名为“尚...
20日中午,去朋友家做客,碰到准备安装空调的周波和他的同事。
20日中午,去朋友家做客,碰到准备安装空调的周波和他的同事。
邓昌炉“3·5”学雷锋日,市区160辆出租车变身“救护车”。为了拯救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男童,咸宁“90后”妈妈捐献造血干细...
尹峰在万物复苏、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国人大代表、“90后”女村官程桔,倾心尽力为企业...
采访时间:4月10日采访地点:秀玉红茶坊采访人物:“90后”柳夜, 5年前读书时接触到陶艺后,便深深迷上了这门艺术,成为了重...
据悉,近年来,赤壁市委组织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组织系统自身建设,以“五型机关”创建为载体,坚持学习...
据悉,胜利茶厂茶旅融合体项目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茶叶加工坊、文创商店等,打造集茶叶加工、品茶、茶膳、产品展示和售卖...
在她看来,传统手工艺制作出的发饰承载着一种生活美学,她要坚持做下去,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