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加强我市乡村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7-29 09:14

喻瑜

核心提要:咸宁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及乡村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咸宁市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重视绿色创新、绿色发展的。而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两者本身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带动生态农业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咸宁市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这两者的融合度并不高,有着两条线发展的现象。目前,我们要将这两条线融合在一起,提高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质量,促进绿色经济产业化发展。

一、咸宁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不足

咸宁市政府一直以来重视咸宁市旅游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利用咸宁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山岳、溶洞、温泉、园林等特色旅游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打造咸宁市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同时,咸宁市大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治理水资源、修建旅游公路、引进专业人才等,使咸宁市生态旅游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咸宁市发展生态旅游以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旅游经济收益也大幅度提升,成为目前咸宁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但是咸宁市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更好的与“乡村”二字相结合,也就是说更加注重的还是各地景点的景观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并没有能够将各乡村独特的风俗特色和民俗习惯带入到旅游产品中去,以增强乡村生态旅游的体验性。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要特征即乡村性、生态性、体验性和教育性,是以农村为依托、为背景,以游客为主体,通过体验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活动获得体验感与满足感,并由此带来关于了解生态文明和地方文化的教育意义,若是乡村生态旅游不能很好的以乡村为特色,那么乡村生态旅游与普通生态旅游便无法很好的予以区分彰显自己独到的特色。

随着咸宁市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旅游资源的透支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特别是一些旅游产品的经营者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只是肤浅的认为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旅游,而忽视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更没有意识到生态旅游的全程绿色消费绿色管理,只以当前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对旅游资源盲目开发过度使用,最终破坏了咸宁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系统功能。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态旅游产品中乡村的体验感和结合度不够密切,更多的还是对各个单独的景点进行介绍宣传,而消费者前往这些景区进行消费时也只是单纯的消费观光娱乐,没能参与到乡村的农事生产和农村风俗,甚至在一些乡村生态旅游景区都未能有合适的民宿供旅游者住宿,旅游者参观游览后还需要回城投宿,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体验感。

此外,旅游周边产品开发力度不够、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旅游业从业者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市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咸宁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咸宁市正在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利用咸宁市优秀的农业资源建成良好的生态农业产业,在历届政府领导班子的努力之下,咸宁市抓住发展机遇,在2016年提出“全力创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出立“特”扬“优”的生态农业发展定位,从2016年开始打造“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其中“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串起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洲湖生态修复示范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则着力于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特色小镇、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力求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双重收益。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咸宁市作为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传统农业城市,在规划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现代化、重视绿色崛起,发展生态农业,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在特色农产品上突出绿色、健康的特征。从蔬菜到水果,从茶叶到中草药,从畜牧业养殖到水产养殖,咸宁市生态农产品的类型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高,有些已经开始走出湖北、面向全国。同时也培育了赤壁羊楼洞、通城黄袍山等一批本土生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并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咸宁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各产区特色产品散而不强、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各产区不连片、产业化程度不高。

咸宁市一市一区四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生态农业产品,但是各产区联合度不高,未能将各产区产品与相关旅游产品结合起来连片发展以获得规模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虽然咸宁市在建设农村公路上投资较大速度较快,但是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偏远地区公路质量不高也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导致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互通往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各地都是独自发展自己的生态农业,甚至有着相似产品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竞争,未能在产业发展上互助互利。

咸宁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虽然初具规模,现代化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但是产业化程度还是受到了科技手段不强、管理力度不够、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三、加强咸宁市乡村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生态”二字是核心,对生态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从内涵上对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进行深刻认识,在开发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对生态的破坏,使经济活动的规划、开发与经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在确保生态环境无虞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方面通过两者的整合发展提高本地区农业经营者和旅游业经营者的经济收入、解决就业、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有效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良好产品口碑。

(二)加强生态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我市的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融合的,但是两者整合的力度还不够,特别是两个产业的一些经营者和从业者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方法和能对其带来的好处。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在融合过程首先要求相关人员意识上观念上的转变,不要狭隘的将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你是你、我是我人为的划分界限,要意识到两者的发展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是能起到相互促进、带动作用的;其次,两者的融合要注意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利用,不要对可以互通使用的资源进行二度开发、过度使用;最后,在两者融合的方法上,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整合各自的比较优势,使其发挥1+1大于2的效应。

(三)借助活动平台造势走向国际市场。咸宁市一年一度的“国际温泉旅游节”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此外咸宁还举办过2016国际温泉马拉松、2017马拉松,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共享“咸马”带来的欢乐与激情的同时,也认识了咸宁这个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含氧量高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实际上也是我市生态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赛事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选手与游客,还在多家媒体与网络平台上播报,这大大提高了咸宁的知名度。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机会,借助活动平台,进一步宣传咸宁作为旅游城市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跨境旅游。西方游客对生态旅游的热点从“三S”转“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a )”情结,使自己在融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我市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无疑是能够满足其“三 N”需求的。在各项国际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对活动提供食品、农副产品的机会让咸宁市生态农业也走进世界的视野,争取让更多的绿色农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

(四)提高产品质量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管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还是使农产品走出去,没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不行的。咸宁市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优化旅游产品规划、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开发旅游纪念品、并以此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市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处于初期,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外,还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深层次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比如利用咸宁地热温泉资源打造融疗养、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健康游;利用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有生态环境打造攀岩、滑雪的体验式探险路线;利用潜山森林公园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周边完善的配套服务开发户外拓展训练产品等;利用咸宁市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的对比开发农业产品与旅游产品,寓教于乐,使消费者在旅游度假的同时了解当地人文风俗。同时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五)发挥政府职能给予政策支持。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是整合生态农业资源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强有力的力量。政府可以给整合资源进行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互助发展的经营者提供政务上的便利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资金上的支持,并引导经营者进行良性竞争而避免恶性倾轧。比如指导农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环境下进行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升级换代,指导旅游业按照低碳生态旅游的要求进行开发和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两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同时政府应制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以及标准与规范,以确保相关主体在操作时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并对各行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现在经营活动中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坚决严惩不怠。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编辑:hefan

上一篇: 抓主导产业不能轻易“变换频道”
下一篇: 请给高温下的劳动者更多关爱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