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咸宁文化旅游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3-22 21:53

  2016年12月,市委书记丁小强在《咸宁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着力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抢占现代服务业制高点。”作为兼具文化、旅游功能的文化旅游业或文化旅游产品,义不容辞担负着“抢占现代服务业制高点”的历史使命。

  客观的看,咸宁文化旅游并无在全国叫得响的I类品牌,但我们可以改换思路,转变策略,走联合发展之路,1个不行,就使用“1+1”、“1+1+1”、“1+1+1+1”……,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合则强,孤则弱”。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走出去,引进来,寻找一条联合发展之路。当然,这种联合可以在域内文化旅游项目之间进行,也可以着眼于域外。不过,这种联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基础之上,或互补,如文赤壁和武赤壁;或同类,如“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这样的合作才会达到取长补短、抱团发展的效果。

  咸宁境内文化旅游项目众多,可以走出去而又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的项目有哪些呢?笔者以为,以下四个项目颇具代表性:

  一、文武赤壁项目

  该项目涉及湖北咸宁、黄冈两地。

  武赤壁,又称三国赤壁、周郎赤壁,经专家考证,是真正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现有赤壁摩崖石刻、翼江亭、望江亭等古近代遗址。文赤壁,又称黄州赤壁、东坡赤壁,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贬谪黄州,在此吟下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即所谓“一词两赋”)为代表、叹为绝唱的诸多文学作品而千古留名,现有二赋堂、古石塔、酹江亭等古近代遗址。二者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没有一个古遗址像赤壁这样,人们不说其真假,而是称其为文武,不论是三国赤壁,还是东坡赤壁,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同样的地位。许多作家都以《文武赤壁》为题说历史、谈文化、发感慨,二者若能在旅游宣传、旅游线路、产品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领略过三国赤壁古战场的惊涛骇浪,再感受一下苏轼一词两赋的神奇境界,这该是一次多么完整而惬意的赤壁之行啊!

  二、“万里茶道”三大源头项目

  该项目涉及湖北咸宁、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三地。

  堪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相媲美的“万里茶道”,是历史上中国、蒙古、俄罗斯之间的一条重要茶叶商道,它始于18世纪初,延续时间约2个半世纪,途经200多座城市,长达1.3万公里。这条商道纵穿我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省(自治区),跨外蒙至俄罗斯恰克图,经乌拉尔直至莫斯科、彼得堡。“万里茶道”是中、蒙、俄三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万里茶道”有3大源头,分别是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福建武夷山即开始担当陆上茶叶之路起点和海上茶叶之路起点的角色。清咸丰年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茶路一度中断,湖南安化、湖北蒲圻羊楼洞遂成为新的茶叶之路源头。三地都有各自特色的茶产品、茶路遗址、茶习俗等,这三大源头所在地若能在旅游宣传、产品研发、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定能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众多合作中独树一帜、尤其引人注目。

  三、药姑山瑶族文化遗址项目

  该项目涉及湖北通城、湖南临湘二地。

  药姑山位于鄂湘两省交界处,原称龙窖山,因山上药材丰富(有中草药111科450余种),清同治年间改今称。以分水岭为界,南属湖北通城县,东属湖北崇阳县,西北属湖南临湘市。

  药姑山不仅风景秀丽,更是瑶族文明的发祥地。

  史载先秦时期,瑶族先民由中原大举南迁至“江汉之水浒”栖居,然后再南迁今湘鄂毗邻龙窖山一带安家落户,在此留下了较明显的生活遗迹。至今药姑山主峰南麓大风磅(又名大风洞,属通城大坪乡内冲村)一带还遗留有石寨、石洞、石井、石台、石梯田等瑶族原始石群文化遗址。

  今湖南临湘市龙源乡龙窖山有13处大规模罕见的堆石墓群,共有384个各种型制的堆石墓遗迹。除石堆墓群外,还发现了高山石屋、朱楼坡、祭祀台等,约有500多个以石构筑物为主的各种文化遗址。

  为此,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在2001年《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临湘市龙源乡部分村寨和通城大坪乡大风磅属于瑶寨古址,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故址。

  2013年5月,临湘市龙窖山堆石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通城药姑山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尽管两地研究、保护和开发有先后,但毕竟同属一山、同属一个文化景观,两地若能携起手来,在遗产研究、保护、申报,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向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迈进,必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五七干校”项目

  该项目涉及黑龙江庆安、宁夏石嘴山、湖北咸宁。

  五七干校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虽已远去,而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留下的记忆犹存。现在,已陆续有一些地方开始关注这段历史,研究这段历史,以铭记、反思历史,避免悲剧重演。其中,研究、保护和开发较好的有三处,即黑龙江庆安县柳河五七干校、宁夏石嘴山五七干校和湖北省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柳河五七干校创建于1968年5月,是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黑龙江柳河农场和庆安县联合投资550万元,建成柳河五七干校历史博物馆,共四层,总建筑面积达2040㎡。博物馆现有藏品1000余件,已成为具有史存、研究、考察、人文价值和警示教育的基地。

  石嘴山五七干校是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2008年8月,石嘴山市五七干校历史博物馆在干校原址上规划建成,占地面积8520㎡。馆内陈列有反映干校学员及家属生产、生活场景的实物500多件、图片1200多张、文字资料500份。

  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是原文化部五七干校,1969年至1974年间,原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文博专家、电影工作者及家属6000余人到这里劳动锻炼,其中包括冰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一大批现当代文化名人。2013年5月,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咸宁正按照“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稳步推进向阳湖开发,向阳湖五七干校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即将竣工。

  这三处“五七干校”各具特色,各有其历史价值和代表性,若能在历史研究、教育培训、旅游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撑起全国“五七干校”研究、开发的天空,定能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为地方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胡武生 作者单位: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天洁国际城?天黑“国际村”?
下一篇: 开展日常约谈 强化廉政建设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