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 复兴中华民族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3-01 21: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问题,多次要求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宣传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何谓“文化自信”呢?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积极践行和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认定。文化自信也是人们在对各种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对自己民族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自豪感,是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思想成熟的表现形式。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想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吃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首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生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不仅创造了对本民族发展壮大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辉煌,也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中国具有的这种优秀文化的丰厚底蕴,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诞生最为久远的文化之一。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唯有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博采众长得以生存至今。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危机,仍旧屹立不倒,薪火相传,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较早地产生了诸如“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此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其次,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先后创建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核心是毛泽东思想,具体体现在革命理想、崇高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等思想内涵上,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红色文化的指引下,我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外有益文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党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现在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好的时机,“文化自信”是我们最坚定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陶炎武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以三个“第一”提升组织工作水平
下一篇: 久久为功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