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地方谋求跨越发展,先要精准定位。
咸宁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在8月28日召开的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丁小强说,坚持绿色崛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为此,市委专门作出决定,形成文件,自我加压。
由此看出,市委已向全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咸宁志在必得。
或问,咸宁特色产业增长极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何谓特色产业?何谓增长极?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如下: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其本质是“我”最擅长的经济,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产业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区域的增长。
市委认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全域旅游就是咸宁的特色产业增长极。
于是,市里定下目标,力争到2021年,以绿色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达9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达1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大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五大千亿产业板块不断壮大,发展质效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
当前,咸宁正在着力打造香城泉都,建设中国中部“绿心”、国际生态城市和绿色发展的标杆城市。
为什么咸宁要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呢?
细想想,主要理由有二:
理由一:这是省委的战略决策。
省委书记蒋超良在咸宁调研时明确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细心的人会发现,四个市州中,咸宁首当其冲。
省委要求咸宁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就是希望咸宁瞄准生态优势,放大资源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理由二:这是市委的现实选择。
咸宁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特色是绿色。这些优势和特色,是咸宁发展特色产业的坚实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传承好、发扬好。
事实明摆着,咸宁发展的潜力在生态,发展的希望在绿色。
往根子上说,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这是市委服务大局的政治担当,也是市委造福人民的使命担当。
(三)
对一个区域来说,最好的发展定位不是铺新摊子,而是把自己的特色优势做大做强。
定位就是认识自我,定位就是找准目标,定位就是把准导向。定位精准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
有道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选对,事半功倍。
事实上,就如何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市委早已成竹在胸。
——现代农业。全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工程。重点做强茶叶、油茶、楠竹、蔬菜、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机电、节能环保等绿色新产业,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打造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医药等五大千亿产业板块,实现咸宁制造向咸宁智造转变,咸宁产品向咸宁品牌转变。
——全域旅游。按照“小、精、灵”的要求,坚持城景一体,把咸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推进“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与城市建设、工业项目以及大健康、大文化等多方面结合,加快“一城十区二十景”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四极四带”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很显然,做好“三篇大文章”,咸宁受益无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做大做强经济底盘,可为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
深问一层,咸宁能否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市委清醒地认识到,建成特色产业增长极,项目支撑是关键。
项目从哪里来?
从招商引资中来!
今年初,咸宁吹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冲锋号”,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8位。
让咸宁人更有底气地是,梓山湖大健康产业试验区初具规模,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森林养生示范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创建、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扎实推进。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支撑点。咸宁正在加快创建以青砖茶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咸宁楠竹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提升项目……
开弓没有回头箭。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咸宁条件已经具备,只要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咸宁日报记者 杜先龙)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