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点燃提质增效“新引擎”——咸宁市依托技改赋能优势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践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10-27 09:52

工业技术改造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部署,深入挖掘工业技改需求潜力,积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力度,加快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

位于咸安区双溪桥镇的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苎麻、亚麻、棉花为主要原料,集苎麻脱胶、纺纱、织布、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加工企业。眼下,该公司正开足马力追赶订单。由于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今年企业产能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产品销售逆市上扬的背后,是企业“真金白银”加大技改与研发投入。

“我们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技改,引进的精梳机、高速并条机、自动络筒机、新型转杯纺机等高新技术设备,不仅节约了一半人工,而且生产的产品全部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白练’牌纺织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苎麻棉混纺系列纱线被评为‘湖北名牌’。”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振华说。

除了应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外,在信息化时代,智能制造更成为企业的“标配”。

在咸宁高新区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实现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作为拥有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和全自动电泳喷涂生产线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大大提升。

传统不等于落后,传统制造业不等于旧动能。近年来,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咸宁工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让传统产业迸发出新活力,助推咸宁“制造”向咸宁“智造”加速转变。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冰生说,今年来,该局通过重点指导43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先后有27家企业获评省市级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为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技改助推产业转型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咸宁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正在建设的三期清洁火电项目在节约燃煤、降低水耗、减少排放等方面更具优势,相比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近40克/千瓦时,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8万吨。”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辉说,机组可降至20%额定负荷稳定运行,调峰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风光水火电相互补偿运行,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为推动节能减排,华润电力建设清洁火电。自2016年起,公司先后投资2.2亿元在湖北省内率先完成四台火电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总量同比削减60%、75%及38%。2022年,公司三期清洁火电项目(2×1000MW)开工,项目总投资80亿元。

一滴废水不流出园区,废物、菌渣全部资源化再利用,湖北新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在省财政投入900万元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技术改造资金的政策激励下,计划投入18197.34万元进行生产性设备建设,打造行业设施工艺领先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通过收购周边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废弃物资源进行金针菇生产,确保基地工厂化生产后形成的菌渣,由有机肥生产公司统一收购进行资源化再利用,以形成“种养废弃物-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生物质燃料)”一体化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解决区域农业秸秆废弃物资源的利用难题。

企业多些“绿色”,产业就少些能耗和污染。跨入新时代,我市加快实施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打造更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制造体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统计显示,近年来,为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我市积极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工业园区,不仅咸宁高新区荣获国家绿色园区称号,而且全市创建国家绿色工厂达到12家,位居全省前列。

政策红利激发技改动力

一个技改项目能重塑一个企业,用好一个技改模式就能重塑一个产业。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我市先后编制完成了《关于加快发展智能机电、互联网等绿色新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咸宁行动方案》,出台了咸宁市《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和《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接续政策》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各项技改奖补资金的落实,都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起到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的迁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进行建筑工程、精装修及净化车间工程、设备设施及安装工程和室外附属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年产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260亿粒,可食性绿色包装材料2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预计年利税4.5亿元,可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我市实施的深化‘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计划,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制造方式变革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质效水平。”郭冰生介绍,今年以来,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亿元配套资金的政策激励下,仅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达13.4亿元,同比增长35.18%;累计41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库工业技改项目,先后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8.1亿元;向上争取的6340万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成功带动46家企业实施技改升级。

一次次技术改造、一次次设备升级,不断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当前,我市制造业强市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制造业企业追逐着发展的浪潮,以技改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奏响了新时代工业发展最强音。

咸宁日报记者 柯常智 通讯员 曹加芬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桂乡新语】小家带大家,文明传万家
下一篇: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咸宁市20万名学生受聘文明行为宣传员监督员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