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的萝卜基地迎来了又一批拔萝卜的游客。
一个个白胖萝卜让前来研学的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兴奋不已。抓住萝卜叶,前后左右摇动,一个个萝卜被拔出,萝卜地里欢声笑语一片。
孩子们很开心,村民们更开心。
这一个个拔出的萝卜是村民们致富的希望。
标准化种植结硕果
高桥镇白水村4组村民刘新改今年种了10多亩萝卜。
“有了专家的指导,镇政府统一机耕机播,我家今年收获的萝卜比去年翻了一番,去年亩产四五千斤,今年每亩能达到八千至一万斤。”刘新改一边将萝卜装袋,一边说。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邓晓辉博士是高桥镇聘请的首席农业专家。他在今年萝卜播种之前就向村民开展了《萝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专题培训,从萝卜地的起垄、萝卜选种、育苗、施肥、田间管护等各个方面讲述了萝卜种植技术。
在今年萝卜种植的关键时期,邓晓辉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白水村,在田间地头指导萝卜生产。
“今年我们的萝卜种植成功了。你看这个萝卜,通体雪白,品相好,完全没有去年青皮的现象。”邓晓辉拿着在地里随机拔出的萝卜说。
看着长势良好的萝卜,盛通四海公司副董事长、利民农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军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今年,盛通四海公司流转了白水村1000亩地种植萝卜,如今亩产超过八千斤,终于迎来了上市的季节。
“在萝卜种下之前,就有武汉、广东的老板与我们谈合作,当时就签下了50万元的订单,只怕萝卜产量不够。现在通过邓博士指导,起高垄,挖深沟,将机械与农艺相结合,萝卜迎来了大丰收。”李建军说,公司今年跟中百仓储集团签订了合同,所有萝卜不愁销路,直接进卖场。
电商快车助力加工
除了直接向卖场供货,湖北盛通四海投资有限公司也在白水畈投资兴建集种植加工、休闲采摘、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萝卜深加工企业,重点对以白水畈萝卜品牌为首的高桥镇农特产品进行加工、销售。
“目前,萝卜小镇电商运营中心已建成,办公及展示面积共2000平米,有5台物流配送车,10余家合作社供应产品。农特产品收集、加工、展示、包装、配送等体系已建成。”李建军介绍,从11月中旬开始,盛通四海公司的基地每天都会送两三千斤鲜萝卜到城区。
李建军说,还有一些加工设备未安装,公司每天主要做萝卜清洗、切片。等到冻库和风干设备安装完成,加工能力会极大提高。
农夫原产商城负责人张继良是第一个与高桥镇签订电商合作协议的网上商城。“我们通过网络售卖高桥的土特产品,加工后的萝卜干、萝卜脆等产品销路很好,每天都有几十单。” 张继良说。
现在,高桥电商运营中心已经实现了咸宁城区直接送货,外县市与顺丰、快递驿站等配送机构合作,可以保证农产品网上下单,快递上门。
目前网上销售的主要是萝卜等蔬菜加工制品,新鲜萝卜主要面向大卖场和大批量订单,也包括现场采摘。
采摘引来游人如织
7日,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在高桥镇白水畈举行。来自市实验小学的近500名学生及家长来此,体验种油菜、拔萝卜的乐趣。
当天,拔萝卜活动共销售了4000多斤萝卜,每斤1.5元。
除了萝卜销售,研学活动也为当地农家乐带来了丰厚收益。
白水畈人家老板刘明维介绍,这次近500人共开席50余桌,每桌伙食费400元,当天农家乐营业收入超过2万元。
“我们的农家乐是经过食药部门检查的,所有食材都来自自家菜园,乡土风味,保证干净卫生,11月开业以来,每天至少有3、5桌客人。”刘明维说。
高桥镇党委书记王顺荣说,白水畈萝卜已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家组评审,白水畈萝卜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目前,除了萝卜标准化种植,白水畈还建立了23亩的萝卜博览园,园内有南乡萝卜、京山丁家冲萝卜、监利土白萝卜、心里美萝卜等280多种萝卜。白、绿、红、紫、黑等各色萝卜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白水畈萝卜采取分批种植,可以保证到明年5月都有萝卜采摘,启动仪式后,每周四只要天气晴朗,都会有固定的研学活动,这将极大地带动萝卜旅游业。村民在活动中心前售卖农副产品,也可增加收入。”王顺荣说,随着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村民靠着萝卜致富的希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咸宁日报记者 吴钰 通讯员 刘波)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