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大幕乡金鸡山村是我市的重点贫困村。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536人,或因病致贫,或因教致贫,无人才无产业,缺技术缺资金,基本上是“等要靠”找上级解决燃眉之急。2018年,该村告别贫困。
“花卉美经济,蔬菜脱贫经,温氏养鸡乐,扶贫先扶智……”金鸡山村是如何摘下“穷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美丽乡村的全新面貌。
屋顶经济,村民有了“阳光收入”
金鸡山村环境好、生态美、空气清新、日照充足,适合发展“屋顶经济”——光伏发电。
2014年,村支书周金和坚定地说:“政策支持,因地制宜,能人回乡。我们要把鸡笼变得富裕,把巢筑得漂亮丰满,才会引得凤凰来。于是开始引进光伏发电项目。”
金鸡山村光伏发电站功率60千瓦,年发电量6万度,发电收入2万余元,国家和省级补贴2万余元,村级年收入可达5.4万元。村委会设置了24个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户就业,增强了村里的造血功能。
在金鸡山村,村委会楼顶和附属楼顶都架上了光伏发电板,令人注目。村民们瞧着屋顶上的发电板,就像看着“银行”一样,计算着他们一年的收入。“自从屋顶开始光伏发电,金鸡山村不但再也不为用电捉襟见肘了,而且还有剩余的电拿到‘网上卖’。一年下来,能挣8000余元呢。”路过的村民高兴地说。
周金和介绍,光伏发电板可正常运行25年。按每年为贫困户提供约8000元的收入,最终收入可达20万元,实属贫困户一块长期性的“阳光收入”。
苗圃花卉,让贫困户提前脱贫
村委会后面,绿盈盈的苗木盆景形态各异,或球状,或侧枝,或直立;黑色遮阳棚下,一畦畦、一片片的月季、玉簪、紫色醡浆草等,20多种花花草草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俨然一片璀璨花海。
2017年3月,金鸡山村委会引进武汉的湖北芳华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在金鸡山村建设花卉园艺观光基地,共150亩,总投资5000万元。安装了大棚和喷灌等设施,有100多种近10万株速生花卉。2019年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花园里,几个妇女正在为球形矮植锄草,还竞相亮起了歌喉。王友先蹲在地膜上,熟练的往花盆里培土。她说:“基地就在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了。每个月都能赚到2000多元,照顾孩子也很方便。”
67岁的贫困户王友先,就是在这个花圃里上班脱了贫。王友先一家原先因病致贫,其丈夫残疾,双腿不便行走。儿子在外打工,还有两个孙子,其中小孙子因病治了几十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2017年,王友先被村委安排在苗圃上班,每月上班20天(80元一天),与她一样就近就业的还有20余户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得工资10000元。同时,每年花圃里的老板,要向贫困户支付土地租金、工资近40万元。
自主创业,带领乡亲发“羊”财
2013年,村委会请回在外打工的有志青年俞弢,与人合作流转了49亩土地,建起了四有羊业合作社,有2000平米的分离式养殖场,填补了咸宁没有山羊繁殖基地的空白,一年可繁殖仔羊3000只,出栏2000只左右。
合作社负责羊种、防疫、免费技术指导,以及成羊的回收,采取“合作社+贫困户”,产供销一条龙。养一只羊可获利约600元,村里还奖300元。每年为签约贫困户增收10多万元,带动9户24人发了“羊”财。
合作社还种植了牧草,羊粪用来肥田。每年向村民收购玉米秸秆、红薯藤、花生藤等农作物近百吨,加工成羊饲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废料也给村民带来收入。
2017年,俞弢又投资30余万元在咸宁火车站开办了“四有羊莊”餐馆,实现了从养殖场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如今,合作社实现年利润30余万元,注册了“夏石俞”商标。还与向阳湖兴兴奶业合作,引进一批奶山羊,发展新的产业链。
村里的女汉子俞新春也发着发“羊”财,硬撑起五口之家的压力:瘫痪丈夫大量的医疗费和3个孩子的抚养上学。俞新春由养1只羊到养42只羊,收入直蹿2万多元。俞新春白天到花卉基地打工,晚上忙着赶羊。尽管忙碌,但她仍然“喜羊羊”:今年打算再养40只羊、3只猪,种8亩地;不仅脱贫,还要发家致富。
大棚蔬菜,带动就业增创收
村民张建平,承包了村里73亩地种蔬菜。
金鸡山村委会和驻村队瞅准大棚蔬菜短平快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成立金鸡山村建业蔬菜瓜果水产合作社。2016年已完成土地流转和翻耕平整;村委会负责完成沟、渠、路配套设施建设。
张建平集资25万元承包了合作社,基地73亩,钢架大棚29个,村委会以基础设施投入资金48.8万元入股,每年分红,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10多人在此务工,带动贫困户6户7人脱贫,年收入15万元。由于张建平工作突出,一心为群众着想,2019年底,张建平还获得了村里的奖补资金3万元。
再透明的塑料大棚里,辣椒、茄子、蕃茄、丝瓜……挂满枝头,十多名群众正在采摘蔬菜。“绿色有机无污染,蔬菜口感好,喝山泉水,吃有机肥,质地优,好销。”基地负责人张建平高兴地说。
今年没被疫情所困,反而订单不断,主销义丰大市场。当地乡亲们说,张建平十分仗义,就算利润微薄也要付清工资。“村民不打牌了,都有事做了,风气好了,为乡亲们创造就业机会,太值了!”张建平乐呵呵地说道。
养鸡大户,大山里养出“金凤凰”
金鸡山下张温氏养鸡合作社是一对夫妻创办。这里层峦叠嶂,山环水绕,鸡鸣声不绝于耳,鸡舍干净亮敞。
对有劳动能力却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村委会采取产业带动方式帮扶。2016年村里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28.8万元,由村民张许来牵头,建立金鸡山村下张温氏养鸡合作社。
该合作社占地5亩,大棚面积2400平方米,近3万只鸡。每年出栏3至4批,纯利润达10万元,带动51户197人脱贫致富。采取“合作社+贫困户”,49户全部参加分红。连续5年,每年最低分红1000元。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资20万元,完成了0.7公里路面硬化节省运输成本。还争取资金2万元为合作社建了化粪池和生禽处理池。
张许来夫妇十分勤劳,每天天刚蒙蒙亮,夫妇俩就开始忙碌。大雪,用热水供暖,外面零下4度,鸡舍最高20度;大暑,用风机、水帘降温,外面38度,里面最高30度。
当初,张许来与几个合伙人,“那会儿很艰辛,起早贪黑,合伙人后来没做了,就靠他们夫妇两人,为了孩子和家庭,只有坚持下去。”夫妇两人不畏严寒酷暑长年守在山上,一拼就是5年,2017年张许来还被选为咸安区五届人大代表。
“我把鸡当‘凤凰’养,像对宝贝一样精心呵护。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山旮旯里筑凤巢,引得‘凤凰’来。”谈起未来的规划,张许来充满了信心。
(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杨华)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打造更美更好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从韩国首尔、蔚山、义王、内浦四地经验看如何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下一篇:
走进青山镇冷水港易迁安置点——朝阳小区踩着好日子往前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马映近日,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200千瓦光伏发电站迎来了首次收益结算:自2016年9月投产至今,...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祝宝成、黄柱、通讯员刘亚琴报道:观茶园、赏孔雀、看桃花、采蘑菇、闻蛙鸣……乡村如画,田园如...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宋文虎通讯员徐世聪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光伏电能、天然气等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光伏发...
1日,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林下养鸡场,饲养员在林间给鸡喂食。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通讯员杨远思李浩摄。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王世刚报道:“僻地虽穷出凤凰,仙姿懿德动君王。“过去村里交通不便,没...
7年时间,村集体从负债20多万元到净收23万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村民的腰包鼓了,...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丁伟、通讯员桂薪雄报道:8月17日上午,烈日炎炎,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古市光伏发电基地,国网崇阳县供电...
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光伏发电项目 9月1日,崇阳县天城镇松柏村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当崇阳县税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李杰“思想上补了钙,理论上壮了骨。”近日,在2019年全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脱贫...
“嘿嘿嘿”, 9月9日,养蜂老人金大邦拿着4000元钱抖了抖, “这下好了。那时,养蜂贫困户金大邦和庞七员老人的蜜蜂都放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