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誓叫荒山变金山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2-03-12 08:08

  从2008年起,通山县高桥村从石头缝里砍掉芭茅栽上树。现在,一座座荒山被苍翠的树木覆盖 ——

  2月29日,小雨,位于通山、崇阳交界处的南林桥镇高桥村被一片云雾笼罩。

  高桥村主任陈进达又从镇里到村里跑了一个来回。一路上,他的手机响个不停——找他“搞”油茶苗的,询问造林政策的,回复他种苗信息的——陈进达开始略显烦躁。

  石鉴根骑着摩托车引导一辆小货车上了山,车厢里装满了他刚从崇阳买回的椿树苗,“争取在清明前把这一万棵椿树苗栽下去!”石鉴根看上去胸有成竹。

  石鉴根并不是高桥村民,但是他在高桥村有近1000亩山地。其中,500亩泡桐最大的已经长到直径20厘米。这是他自2008年起从咸安到南林桥镇植树造林以来最引以为自豪的,“那泡桐多的我没数清楚过”。

  石鉴根还不是高桥村林地面积最大的造林业主。嘉鱼县的尤姓老板在高桥村租用的山地约4000亩。他是第一位到高桥开发荒山的投资客。

  从2007年下半年尤老板到南林桥镇考察开始,高桥村的石头山竟然与植树挂上了钩。连续几年,几位外地人在高桥村开发了荒山5000亩,当地村民闻风而动,也开发造林3000余亩,高桥村从荒山村一跃而成为造林村。

  荒山之变,五年增绿万亩

  高桥村的山已经荒了有千年万年。

  这里是喀斯特地貌,青灰色的岩石破土而出,漫山遍野,黄色的泥土零星散布,面积最大的不过10几平方米。这样的荒山,一向是芭茅疯长的地方。以前,村民也在岩石较少的地方开荒植树,但是,一人多高的芭茅极易引发山火,几乎每年都有一至两次,好不容易种下的树总是被大火毁掉。在与芭茅斗争了多年后,村民逐渐放弃了植树的想法,任由这山荒着,任由芭茅疯长。

  而石鉴根不这样认为。他第一次到高桥村时,就发现岩石缝里的土壤其实相当肥沃,适宜植树。更何况,还有几个优惠条件——村里为了开发荒山,租给他们的荒山只收每年每亩5元的租金;通山县被列为湖北省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对这一项目,给予造林业主400元/亩的补贴。

  石鉴根与尤老板一样,选择了成长快、适应性强的泡桐。而且,两家一栽就是几千亩,并且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最初,村民们不以为然。一年后,嘉鱼老板的造林数量已初具规模,大家看到光秃秃的荒山变得绿油油的,开始意识到,植树造林是件造福子孙的事情,再看到种植经济林木的成活率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回报,大家就开始跟着造林。”高桥村支书黄光华说,现在村民都在植树造林,规模大的有400至500亩,少的也有20至30亩,目前共植树造林8000多亩。

  短短的4、5年间,上万亩的石头山上冒出一片森林。

  观念之变,80%村民造林

  伫足盘桓而上的通村公路边,只见一片片白花花的岩石之间,粗壮的泡桐像一排排士兵遍布山头,黄光华手指大山说:“夏天来,这里全部是绿色。”通山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阮维桢回想起去年到高桥村考察时的情景,仍然难掩兴奋:“惊喜!真的让人感动!”

  石鉴根对自己开荒植树的经历轻描淡写,但是攀爬在岩石之间,砍掉一米多高的芭茅,在石缝的土壤里平均一天挖100多个树土当 ,绝非易事。高桥村虽然是个有1900余人的大村,但常住的村民不过600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嬬。相比壮年的石鉴根,他们开荒种树的艰难程度更是可见一斑。

  高桥村支书黄光华说,住在村里80%的村民都在参与造林,劳力不足,是造林大户甚至村民共同担心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嘉鱼尤老板打理林场日常事务的师傅告诉记者,清明前是植树的最佳时期,一天需要劳力8至20人,“但是,一般只请得到10个人左右,还是一些爹爹婆婆”。

  好在,高桥村人凭着山里人的勤劳和坚韧,克服了劳力短缺的问题,硬是在石头山上栽出一片森林。

  效益之变,直接增收700万元

  通山县林业局出具的材料显示,通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于2008年在通羊河流域南林片区、黄梅河流域黄沙片区和富水库区大畈片区实施,此后逐步向小流域推广。近三年来,共计造林超过15万亩,昔日的荒山秃岭已经变得绿树成荫。因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实施,共需用工12万个,直接增加农民收入700万元以上,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将逐年显现。

  问及植树的效益,村民看大户,大户石鉴根的回答是:不管种什么树,20年是不用愁销路的。4组村民黄超雄从2009年开始种树,现在共造林300余亩,长势好的泡桐直径已有20厘米,他现在反而有了一丝担心:这些经济林木成材需要7至8年时间,短期之内看不到效益。他算了笔账:造林三年来,要形成规模效应,每亩至少要投入1000元,目前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这个费用一般村民负担不起。

  村支书黄光华也栽种了400余亩泡桐、100多亩桂花树、70多亩杉树,目前共投入造林资金40多万元。电工出身的他对林木虫害预防、田间管理等技术了解甚少,遇到技术难题,只能上网摸索答案,每到病虫害暴发的时段就非常担心。2010年,由于管护技术不到位,加上雨水多,黄光华当年栽种的4600棵桂花树死掉了四分之一,资金损失2万多元。这段经历让黄光华至今心有余悸。

  看到村民迎着蒙蒙细雨背着椿树苗准备上山栽种,记者问黄光华,为什么有这么多难题,村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种树呢?

  黄光华答道,首先,我们坚信经济林木未来的价值只会涨不会跌;其次,这里民风淳朴,大家都相信只要勤劳耕作,生活总有着落;第三,造林大户免费为村民提供泡桐等苗种。大家都相信,这些经济树木都是“绿色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有盼头。

  << 链接一

  全市森林覆盖率

  2015年将达56%

  本网讯 行走咸宁大地,重峦叠翠,咸宁因其54.2%的森林覆盖率而被外地游客称为天然氧吧。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咸宁的绿色版图还会扩张吗?

  咸宁林业十二五规划如此描绘绿色咸宁:到2015年,构筑高山远山、低山丘陵、平原湖区、湿地和生物保护四道生态屏障。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全市森林面积达到73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5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义务植树3500万株,森林覆盖率56%。

  近年来,我市实施“山上再造”和“生态立市”战略,立足特色优势,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咸宁,全市林业建设取得了“生态明显改善、产业快速发展”的效果。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造林150.77万亩,新育苗面积5.6万亩,义务植树3104.3万株。立足发展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培植壮大第三产业,连续多年实现林业相关产业总产值30余亿元,2011年达36.5亿元。

  解读

  1.8个百分点增幅难在何处?

  市林业局副局长熊启松: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当前,全市土地面积为1472万亩,如果按提高1.8个百分点测算,则森林面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26.5万亩。虽然我市每年植树造林面积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2%,但郁闭度达不到测算森林覆盖率的指标郁闭度(树冠遮蔽地面程度)0.2以上的国家标准。一是很多新造林是对一些林木蓄积量效益低的灌木林、灌丛地实施改造,不能新增加森林面积,而对一些交通条件不好,造林不便的高山、远山、荒山没有积极实施造林绿化,特别是我市目前还有100多万亩的石漠化地区,这些是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点。二是由于抚育管护没有跟上,成活率、成林率不高。

  提高森林覆盖率必须加强植树造林力度,每年坚持造林30万亩,对低产林实行改造的同时,积极对一些高山、远山、荒山、石漠化地区进行造林绿化。另外,积极推行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造林,同时要加强中幼林抚育,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 链接二

  咸宁林业总产值

  剑指百亿元大关

  本网讯 近日,德力西控股集团在赤壁沿江工业园签约,投资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

  这一投资约113亿元的项目将配套建设160万亩原料林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包装纸生产基地。年产高档包装纸180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年利税约16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近3000个,带动地方经济约40亿元。

  咸宁丰富的林业资源,已经吸引一批林产业企业投资落户。2009年,湖北现代林业(咸安)森工科技产业园落户咸安,园区占地面积1044.24亩,主要加工开发各类竹木制品,已引进企业20家。2011年,产业园完成产值15.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实现税收2129万元。

  目前,全市以巨宁、晨鸣、黄袍山、万树、瑞发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林产加工企业500余家,形成了以加工销售人造板材、竹木造纸、森林食品为主的产业链。

  咸宁市林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市林业相关产业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解读

  靠什么支撑百亿元林业产值?

  市林业局副局长熊启松:“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提档升级,通过产业优势提升林业效益。规划到2015年,通过实施基地化发展战略,形成以楠竹为重点的经济林基地、意杨和湿地松为重点的速生丰产林基地等8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年产值达20亿元;通过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打造木浆造纸、板材加工等5大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值在100亿元以上;通过实施板块化发展战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林产品物流为主的林业服务板块,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咸宁林业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20亿元,随着林浆纸一体化、湖北现代林业(咸安)森工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林业加工企业的投产、扩大规模,这个数字将会很快被突破。

  << 链接三

  我市鼓励造林

  利好政策频出

  本网讯 2011年,我市各地造林植树热情高涨,造林31.09万亩,发展苗木花卉基地1.06万亩,义务植树607万株,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与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我市严格落实各项中央惠农政策,出台一系列鼓励植树造林的措施和办法,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植树造林活动。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将全市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总规模60万亩,总投资5.3亿元。以城市规划区、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长江沿岸等为重点,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235万亩,每年申请国家补偿2350万元。在全市新建速生丰产林60万亩,改造培育80万亩,总投资6.4亿元,申请国家投资2.2亿元。以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依托,在全市建设纸浆原料林基地160万亩,申请国家投资2.7亿元。引进良种油茶,在低山丘陵带新建油茶基地70万亩,总投资12亿元,申请国家投资8.4亿元。

  另外,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林业血防林建设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湿地保护和恢复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低产林改造、林业碳汇、中幼林抚育、高效经济林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珍贵用材树种基地建设等林业产业建设项目已经全面铺开。

  以上项目,总计申请国家投资近20亿元,大部分造林业主将从中受益。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张朝政:望林兴叹
下一篇: [记者观察]西凉湖水生物怎样保护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