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电影《洪湖赤卫队》启动高清AI修复 红色经典迎来“数字新生”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6-16 10:45

编者按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是孕育三大精神的英雄之地,全省上下牢记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汇聚起支点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4月12日,洪湖市瞿家湾镇红军街“春满洪湖岸,红动瞿家湾”主题游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湖北日报通讯员 王欣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孙凌、喻煜)6月14日,从湖北电影制片厂获悉,红色经典影片《洪湖赤卫队》正在启动高清AI修复工作。作为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该片将借助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焕发新生。

6月14日,记者来到湖北电影制片厂,许多员工正在利用双休加班加点进行修复,力争让影片在一个月后重新面世。该厂抽调影视后期制作方面的骨干技术人员为主力,厂里的老导演、老摄影师、灯光师等专业人员参与修复工作。

制片厂后期制作部主任张胜介绍,《洪湖赤卫队》是该厂的前身武汉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自1961年上映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其中的经典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早已家喻户晓,蜚声海外。然而,受制于当时的拍摄技术与拍摄素材,原始画质与音效严重退化,难以满足当今观众的视听需求。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胶片逐渐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此次修复,正是为了抢救与保护这部珍贵的影像资料,使红色经典永流传。

由于拍摄时国家财力有限,拷贝的影片胶片极其有限,加之电影十分受欢迎,在全国各地播映,影片的拷贝日益破损流失,目前发现的一部35毫米电影拷贝,存放在中国电影资料馆。

“目前,我们已找到16毫米电影胶片拷贝,近期将展开数字化扫描。”张胜表示。

湖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李忠称,制片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查找原始底片行动,希望能够找到更多16毫米甚至35毫米的电影拷贝。对本次修复,则采用了当前国际上先进的AI智能修复技术与软件,能够实现对胶片画面中脏点、划痕、霉斑、色偏、闪烁、变形等问题的自动识别与修复。

“我们希望不是单纯把画质‘提亮’,而是尽可能还原影片最初的艺术风貌和时代气息。”张胜说。

在声音修复方面,团队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如何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听到更清晰、保真度更高的“洪湖水浪打浪”,对于录音师而言是一项严苛的任务。

“每一帧画面的苏醒,都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张胜感慨道,能够亲手参与这样一部红色经典的“数字重生”,不仅是一次技术挑战,更是一种文化责任。“我们希望在不久之后,观众再次看到《洪湖赤卫队》,不仅被更清晰的画面打动,更能感受到荆楚大地上壮怀激烈的革命历史和湖北人民的斗争精神。”

据介绍,对电影《洪湖赤卫队》16毫米的胶片进行AI修复后将达到2K画质水平,如果要达到4K水平,需要在35毫米胶片上进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织密“保护网”,一起护“未”来——湖北召开“清朗荆楚,‘网’护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座谈会
下一篇: 零污染提取 可增强多种产品性能 华农团队从虾壳里淘出“工业味精”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