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幕阜山上 咸宁石山变林海

来源:农村新报 时间:2023-09-28 11:18

鄂南多山,咸宁为甚。野樱盛开的大幕山,清凉爽利的九宫山,盛产药材的药姑山,久负盛名。

名山之外,还有一种山。他们或被当地村民称为“癞痢山”,或被叫做“火窝子”,或者直接称为“石头山”。

虽然叫法各异,但在地质学上,统称为石漠化荒山。通城、崇阳、通山这鄂南三县的版图上,石漠化区域达79.56万亩。

如何抹去青山绿水画卷上的“伤疤”?咸宁人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2年

崇阳县被列为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



2018年

“咸宁市三年精准灭荒计划”启动



2022年元月

咸宁市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得到批复,石山变林海的步伐加速。



如今

黄精、油茶等特色产业“长”进石头山,曾经裸露的石漠化土地披绿生金。

面对荒山新绿,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发出新的动员令:石漠化治理具有遏制水土流失、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积极作用,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大善事。要总结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优化植绿护绿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秋分时节

丹桂飘香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采访组蹲点咸宁

寻觅“石山变林海”的答案

大户上山 

石头缝里

“抠”出万亩林海



崇阳县港口乡畈上村

背后的大山“桃树窝”

绵绵阴雨中

雾气升腾

覆盖在深深浅浅的一片绿林之上


桃树窝,和尚头,十年九旱水如油,驴皮岩、乱石滩,土比纸薄鬼发愁。”村民口中的顺口溜,是崇阳县这片面积最大的近2万亩连片石漠化荒山的“写真”。

“桃树窝原名叫‘逃鼠窝’,就是一个连老鼠都待不住的地方。山上芭茅多,是个年年失火的‘火窝子’。”指着面前的林海,港口乡乡长冯昭光脸露笑容。“现在,‘桃树窝’里虽然没有桃树,但是喜树、栾树、楠竹正在成林。有了这些树,山上再也没起过山火,盘根错节的树根箍住了土,近10年来也不曾发过山洪。



“这,归功于畈上村2016年启动的‘基地+农户’的石漠化治理:农户出土地,大户在土地上造林并管理,大户与农户按9:1分享造林红利。”崇阳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杨再鸣介绍。


造林大户庞余良是首批响应者之一。

“山上全是石头,难道要把树种在石头上吗?”面对村民疑惑的眼神,庞余良用行动释惑。

2016年春节过后,他个人出资,从山脚用挖机挖出一条路,直至桃树窝;在桃树窝及其周边租赁近3000亩荒山,肩挑背驮运树苗,在石头缝里拓荒造林

一年后,300亩“试验田”长势喜人,引来附近百位村民跟进。近10年过去,1.5万余亩石头山披上绿装,庞余良带着村民把“逃鼠窝”变成愚公岭。畈上村两委及时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经济,村民庞四明率先承包林地套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面积已达3000亩。培育的速生林、林下药材逐渐成为村民可持续的经济收入之一。



愚公岭上造林万亩的事迹

引起了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的关注


“你们坚守大山,植绿灭荒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今年9月8日,孟祥伟翻山越岭踏访愚公岭林海,看望植树大户庞余良等人。


“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把扶持政策落到紧要处,把支持工作做到植绿人的心坎上。”孟祥伟说,石漠化治理、植绿灭荒工作前期投入大,经济见效慢,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落实好奖补政策,为荒漠化治理送上“及时雨”。另一方面,政府绿化项目要带头采购、优先选用荒漠化治理育林基地富余苗木,让植绿人尽早看到收益、得到实惠,以实际行动体现对植绿护绿工作的支持,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植绿护绿的内生动力,带动形成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推动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企业担纲 

乱石堆上

“挤”出油茶带


9月21日

沿着通城县塘湖镇

龙背山蜿蜒的山路向上

乒乓球大小的油茶果

“砰砰砰”地敲打着车顶

奏出了最美的丰收乐章


通城县林业局局长胡斌介绍,和鄂南山区大多数地方一样,龙背山过去也是芭茅丛生,山火频发。



2010年,通城县提出打造全国油茶大县目标。听到消息后,在外创业的金定武带资回乡,成立通城县定武油茶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互换等流转形式,每年租赁几百亩荒山,滚雪球似的发展油茶种植。

从种油茶中尝到甜头的金定武,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吸纳周边4个乡镇23个村的165户农户、32户油茶种植大户发展油茶。昔日芭茅山,如今已成花果山,这片油茶基地已达8000余亩,其中有3000余亩开始挂果,1100亩进入丰产期。头脑活络的他,又在树下套种了400亩中药材白芨、100亩杨梅,还在山林的适宜处建起150头的养猪场,养殖40亩淡水鱼。去年,合作社购销油茶果达160万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凸显。


“实践证明,油茶是咸宁治理石漠化荒山的当家树种,不仅绿了山头,还富了百姓口袋。目前,咸宁全市油茶面积80万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仅通城县就有油茶林32.5万亩,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300多家,年产油茶鲜果53800吨,茶油5700吨。”咸宁市林业局四级调研员陈刚介绍


项目落地 

六年造就

“国家森林乡村”


九宫山下的程许村

石漠化面积达825.6公顷

是典型的岩溶地区

2000多村民在山多地少

且多个村湾严重缺水的环境中生活

村子一度成为省级贫困村


听闻江浙沪市场上的香榧卖到上百元一斤,2014年开始,程许村开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低产林改造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造林补贴项目等推动产业发展,先后引进湖北林宝香榧有限公司、通山县昀泽香榧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投入专项资金,带动当地林农大面积发展香榧和茶花种植。通过4年耕耘,已人工栽植嫁接香榧苗45.92公顷,建设坡改梯工程2.26公顷,修建蓄水池3座、作业路257米、截排水沟257米。目前,基地里的香榧已开始挂果

2017年后,程许村林业投资项目逐步加码。至2020年已完成近千万元,项目区内生态环境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乘此东风,程许村2019年被纳入通山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又引进香榧小镇旅游项目;2020年,程许村香榧小镇项目在乡村建设上大手笔投资,达到近3000万元。如今的程许村,村道上绿树成荫,一河两岸景观带初具雏形,“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如约而至。通山县林业局局长成忠兴介绍,程许村不仅基本消灭荒山,靠发展香榧这个土特产,还一跃成为通山林业产业发展强村。



倡导全民“爱绿”,严守红线“护绿”,精准提质“增绿”,创新机制“活绿”,聚焦产业“富绿”。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林长杨军在调研林长制工作时指出,生态是咸宁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咸宁最宝贵的财富,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生态康养胜地,让老百姓从中直接受益,实现增收致富,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构建了13种人工造林模型、16种退化林修复模型、3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型、1种油茶新造模型,优选26种乡土树种,营造了一批‘复层、异龄、全冠、混交、多彩’的森林景观。今年,全市林木覆盖率年涨幅将超过1.5%。”咸宁市林业局局长吴炳贵胸有成竹。目前,咸宁共建设林业特色基地380万亩,桂花基地15万亩,在“富绿”工程的带动下,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0亿元。


留言点赞168

  茶油送到家

来咯来咯来咯~

小编拎着咸宁特产山茶油来咯~
















关注“湖北日报农村版”微信公众号

给我们任意一篇稿件留言


第二天上午9点

小编来巡山~

看有多少赞~

留言获赞超过168

1山茶油送到家


宠粉不限量,等你来搬空农报小仓库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这堂课,语文、历史、思政老师带我们一起上
下一篇: 打通“南大门” 还“圆”三环线 武汉畅通两大交通主动脉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