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今年以来,咸安区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迈出重要创新步伐,以“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不租则融”为原则,全面推进储备土地“用、售、租、融”多元化管理模式改革,通过科学统筹规划、强化市场导向、严控运行风险,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元开发,“用”出活力
在储备土地“用”的多元化开发中,咸安区对全区储备土地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信息台账,让每一块土地“各尽其用”。对于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的土地,优先规划为临时停车场、便民市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对于靠近工业园区的土地,可用于临时仓储、小型加工等用途。原中港娱乐城地块的蜕变,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该地块于2021年拆迁收储,面积7.71亩,前期作为临时停车场发挥过渡作用。2024年,为进一步激活土地潜力,响应夜经济发展需求,咸安区对该储备地块进行重新规划整治——核心区域采用集装箱式建筑打造夜市经营区,不仅快速搭建起多元化消费场景,更因集装箱可拆卸的特性,不影响地块未来的长远规划利用。同时,针对地块西侧滨河退让空间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将消费场景与休闲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滨水休闲空间,实现“能用则用”与长期规划的有机统一。
高效供应,“售”出潜力
围绕“售”的高效供应,咸安区精准编制年度土地出让计划,严格执行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出让程序,并强化供后监管,确保土地出让与城市发展相匹配。
通圣太乙储备地块2009年曾出让给企业建设温泉度假村,后因企业2023年4月破产导致土地低效闲置。2024年3月,咸安区土储中心通过法拍依规竞得该资产,纳入政府储备土地管理。同年11月,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地块一期149.01亩土地组织挂牌出让,采取分期开发模式,优先启动核心地块的开发,依托原有设施改造升级为高品质亲子温泉度假项目,将存量低效土地转化为特色文旅用地,其余地块将根据规划和市场反馈推进开发,推动储备土地向优质文旅项目转化,释放出巨大潜力。
灵活运营,“租”出效益
在“租”的灵活运营上,咸安区明确租赁对象、期限、租金标准及程序,通过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租赁合规高效。朱家湾粮站地块的长期租赁,充分体现了这一机制的优势。
该地块于2015年收储,现有6间仓库共286平方米。因位置较偏且现状适合仓储,通过租赁方式持续用作仓库,采用一年一签的灵活合同模式。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储备土地的当前价值,让闲置资源产生效益,又因合同期限灵活,不影响后续规划开发,实现了储备土地过渡阶段的高效盘活与合理利用。
创新机制,“融”出动能
在“融”的创新机制方面,咸安区规范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科学编制发行计划。2025年度,该区拟投资9.34亿元收储土地43宗2167.72亩,并按不高于总投资的70%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拟申请发行债券金额6.52亿元。目前已完成拟发债券项目组批上报工作。
同时,咸安区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前期开发,制定操作细则,明确各方权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土地储备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记者 周阳 通讯员 陈依涵)
编辑:hefan
上一篇:
A级信用企业可享一站式服务 咸安创新推出“信用 服务绿色通道”机制
下一篇:
立足岗位实践 讲述建功故事 咸安青年干部同台竞技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莹、刘杵君报道:10月28日,笔者从赤壁城发集团获悉,该公司所属子公司赤壁市蓝天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
另一方面,该局精准有效的分析财政收入走势,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责任,加强税收管理和欠税清缴,通过管理促收、评估增收...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迅速响应,推动全国首...
咸宁网讯(记者祝宝成甘青 特约记者刘健通讯员但唐静丁为为)12月3日, 2020年赤壁市蓝天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4月16日至17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国强率调研组赴咸宁调研《湖北省内部审计条例》立...
作为国有资产、城市资源综合运营商,赤壁城发集团将继续立足服务城市建设发展,践行国企责任与担当,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利利实习生陈海谋通讯员孟润民陈晨)近日,咸安永安街道办事处环城社区联合区建设局开展人居环境...
26日,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河,几名工人正冒着酷暑清理水草和垃圾。 据了解,洪水退去,汀泗河水域水草疯长,杂物漂移,...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金志兵报道:22日,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联合教育、卫生、工商、环卫等...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昨日,咸安区召开2015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各乡镇办场、区直单位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