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的茶,嘉鱼的藕,咸安桂花树下的鸡汤喝了不想走……”去年5月,央视《三餐四季》节目走进咸宁,主持人撒贝宁与演员王祖蓝品尝咸安桂花鸡汤后连连称赞。这碗融合地方风物与人文情感的鸡汤,由此走入全国观众视野。
咸宁素有“中国桂花之乡”美誉。每逢秋季,桂花飘香,一碗温热醇厚的桂花鸡汤,不仅暖身暖心,更承载着一方乡愁,成为咸宁人独有的秋日浪漫。
近年来,咸安区依托丰富的桂花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推出地域特色鲜明的桂花鸡汤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青睐。8月20日,记者探访位于汀泗桥镇黄荆塘村的咸宁桂康绿食品有限公司,对话品牌创始人彭楼楼,解读这一碗鸡汤背后的创富密码。
“选用桂花林中散养300至400天的本地土鸡,辅以自然落下的桂花米等配料,鸡肉质地紧实、汤底浓郁鲜香。”彭楼楼表示,在121℃高温灭菌灌装技术加持下,产品可实现12个月常温保存,彻底突破鲜鸡汤保质期短的瓶颈。目前,650克装的桂花土鸡汤和桂花桃胶银耳羹最为畅销。
作为“桂康韵”品牌创始人,彭楼楼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涉足太阳能销售、建材代理等行业,也曾经营餐饮小店但屡经挫折。出于对烹饪事业的热爱,2019至2021年间,他师从我国烹饪泰斗马育初,考取餐饮业高级技师证书,并获得三十多项行业大赛奖项。
2021年,彭楼楼与两位合伙人共同成立公司,推出以桂花鸡汤为代表的十余款桂花系列产品,推动“咸宁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桂花鸡汤不仅是一道地方美食,更成为融合地方文化、乡愁记忆与健康理念的符号。据《本草纲目》记载,桂花具有清肺热、明目等药食同源的功效,与咸安区发展康养产业的定位高度契合。
“目前订单已排至10月,正加班加点生产。”面对市场的热烈反响,彭楼楼信心满满。他表示,将继续优化工艺,研发新品,让咸宁桂花鸡汤走向全国、飘香世界。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刘莎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罗劲:青春在双岗闪光
下一篇:
75天,一枚锂电池极柱 迸发咸安“芯”速度
26日,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河,几名工人正冒着酷暑清理水草和垃圾。 据了解,洪水退去,汀泗河水域水草疯长,杂物漂移,...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金志兵报道:22日,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联合教育、卫生、工商、环卫等...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昨日,咸安区召开2015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各乡镇办场、区直单位和相...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樊萌、贺国华报道:“今天收到了3笔来自陕西和江苏的订单,累计订购丹桂...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4日,记者从咸安区“两会”获悉,该区今年将坚持绿色引领,强化创...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通讯员严运玲报道:5日,记者从咸安区获悉: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该区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黄海平报道:经过前期调查取证,13日,咸安区畜牧局执法人员依法取缔双溪...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李哲、陈雪飞报道:春暖花开好时节。21日,咸安区百里油菜花节活动拉开序幕...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甘青、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周军报道:昨日,咸安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景象。 天...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张春华报道:“目前水库的水位没有超过警戒线……”25日,在咸安区水利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