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李启煌 陈静 赵玥)八月的咸安,骄阳似火,地表温度直逼40℃。在咸安经发集团旗下的多个建设项目工地上,热浪与“焊花”交织,汗水与干劲碰撞——建设者们正以“战高温、斗酷暑”的拼劲,让一个个项目在烈日下“火热”生长。
8月5日,记者慕名走进该集团相关项目建设工地,进行一番探访。
蒸笼里的“钢铁裁缝”:焊花与汗水共舞
当天上午九时,咸安区汀泗桥红色文化旅游区项目工地西街入口处,钢结构焊接区的温度已突破45℃。焊工陈师傅戴着厚重的防护面罩,蹲在近两层楼高的钢架上,手中的焊枪喷出刺眼的火花,瞬间将周围空气烤得更烫。他的蓝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每隔十分钟,就得摘下手套抹一把流进眼睛的汗。
“陈师傅,歇会儿吧!这钢架烫得能煎鸡蛋了!”地面上,项目负责人陈明举着冰镇矿泉水喊。陈师傳摆了摆手,直到焊完最后一道接口,才顺着爬梯下来。摘下面罩的瞬间,他黝黑的脸上滚下一串汗珠,滴在滚烫的钢板上,瞬间蒸发。“没事,习惯了。”他接过水猛灌两口,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地格外清晰,“这几榀钢架今天必须接完,不然会影响明天的吊装进度。”
说话间,陈师傅的手机响了,是妻子打来的:“儿子说想你了,今晚能早点回家不?”他看了眼进度表,轻声说:“今晚要加班焊完剩下的,让他先睡,我回去给他带冰镇西瓜。”挂了电话,他抹了把脸,重新戴上面罩,转身又爬上了钢架——正午的阳光里,他的身影与闪烁的焊花,成了工地上最耀眼的风景。
沥青冷再生的“时间赛跑”:与高温抢进度
当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S208咸安区桂花镇柏墩街至翠竹岭隧道段路面养护工程项目的路面沥青冷再生技术施工现场,机械正“轰隆隆”向前推进,对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破碎,加入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等结合料拌和,刚铺好的沥青路面散发着灼人的热气。项目负责人柯裕才蹲在路边,用测厚仪反复测量新铺的沥青层,额头上的汗珠滴在仪器上,他都顾不上擦。
“柯总,沥青料温度有点高,要不要暂停一下?”施工队长小张跑过来,安全帽下的脸颊通红。柯裕才看了眼温度计:“165℃,还在标准范围内。天气预报说傍晚有雷阵雨,必须在下雨前把这500米铺完,不然雨后返工更麻烦。”他起身时,裤腿不小心蹭到路面,烫得他猛地一缩,“嘶”了一声。
“大家辛苦了!先喝口水!”此时,该集团相关负责人恰巧来此检查工作,深受感动。一边这样说,一边给工人们递上冰矿泉水。摊铺机司机老郑喝了口冰水,水汁顺着嘴角流到脖子上,他笑着说:“有这清凉劲儿,咱能干到天黑!”
傍晚六点,最后一车沥青料摊铺完毕,柯裕才踩着刚降温的路面往前走,脚步轻快。远处,夕阳给新铺的路面镀上一层金边,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给家人:“看,我们修的路,漂亮不?”
项目部的“夜间课堂”:挑灯夜战解难题
当天晚上八点,该集团子公司的某项目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技术员小林正对着图纸皱眉,面前摊着一堆测量数据。“这组标高数据总差2厘米,问题出在哪呢?”他抓着头发,额头上还带着白天在工地晒出的红印。
“别急,咱再去现场复核一次。”项目经理刘志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他刚从另一个工地赶回来,衬衫领口全是汗渍。两人拿着仪器来到基坑边,借着应急灯的光重新测量。他一边看数据,一边给小林讲解:“你看,这里的土壤经过暴晒后沉降了一点,测量时得考虑这个因素……”
不知不觉,月亮爬上了脚手架。当最后一组数据核对无误时,小林长舒一口气:“刘经理,多亏你提醒!”刘志拍了拍他的肩膀:“高温天施工,不仅要拼体力,更要讲精细。咱们多跑一趟,项目就少一分隐患。”窗外,虫鸣与远处的机械声交织,勾勒出夏夜工地的忙碌轮廓。
据该集团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全集团旗下的恒辉旅游投资开发、恒兴土地整理、泉润置业、宁安建筑、天立路桥、中天养护、夏宇建筑、咸安绿投等公司在建项目均未因高温天气停工,通过调整作业时间、增设降温设施、强化后勤保障等措施,确保项目进度按计划推进。
截至目前,咸安区汀泗桥红色文化旅游项目、S208咸安区桂花镇柏墩街至翠竹岭隧道段路面养护工程、G351咸安区双溪至横沟段改扩建工程(一期)等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预计计划内可如期竣工。
烈日下,建设者们的身影还在忙碌;工地上,“火热”的建设故事仍在续写。在咸安这片热土上,该集团的建设者们正用汗水浇灌进度,用坚守诠释担当,让一个个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在高温中拔节生长,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葛思宇
上一篇:
咸安区公路局率先运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实施路面养护工程
下一篇:
咸安举办农村电商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