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迎着春风,踏着晨露,记者沿G351国道来到咸安区横沟桥镇袁铺村,看乡村变化,领略乡土风情。
入村口的小广场上,一头古铜色壮牛雕像呈低头奋蹄耕耘状。牛雕像后面是两头翘起、线条拉长的古色古香的标志性建筑,与一旁绿草、古树相互映衬,村湾气质颜值让人眼睛一亮。
村党总支书记袁帮振介绍,广场建设投入40万元,为村民唱歌跳舞提供娱乐场地;这只牛是袁帮超等几个村湾乡贤集资捐赠的,寓意为村民要有老黄牛的勤恳,拓荒牛的创新,孺子牛的奉献,村湾一定越来越好。
沿着广场边一条绿意盎然的村级公路行进1里路左右,视野便开阔起来。道路左侧是生长旺盛的蔬菜和油菜田;道路右边,一个50余亩大的塘上,几台挖机正在挖塘泥,塘中央有个小岛,建有风车、码头和进入小岛的连接风雨桥。
据介绍,这塘是17组村民的水淹田,也叫九海畈,因地势低洼,双溪、贺胜等地邻村水从这里汇集,田里产谷率很低。十几年前村民就把田出租给袁北山养殖合作社,组里90%村民有股份,除租金7万元收入外,还有不错分红。
“正在挖塘泥,修生态停车场,计划打造成以垂钓为主,休闲观光、摄影露营采摘为辅的乡村游打卡地。”袁帮振笑言, 充分发挥袁北山原有渔业特点和土地资源优势,构建起渔业养殖+钓鱼休闲、农业增产+共享菜园的产业模式,提振发挥袁北山合作社的集约化优势,打造一条集采摘、游玩、赏景、餐饮一站式乡村休闲旅游路线,变“孤雁独飞”为“抱团致富”。
紧挨大池塘边,有一条宽5米长约1公里的“红河”(横沟河的源头)。河的两侧已被村民自发投工投劳砌了护坡,沿河两岸的百年枫树、朴树、杨树自成一路风景,河两岸几个村民有的在清扫道路积水,有的在捡拾垃圾。
“河底为什么是红色的?”袁帮振说:“听老人讲,这里是丹霞地貌才呈现红色,河底没有淤泥,常年水流不断,水质好又清冽,成为村民和孩子们夏天戏水的游乐场,今年准备投资增加一个漂流项目,吸引游客,增加村组收入。”
“这里因水质好,适合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鳜鱼养殖,估算一亩可收入2000多元呢,今年争取扩大养殖到200亩,带村民一起奔富路。”袁帮振规划。
在美丽村湾建设及村污整治上,袁铺村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来到袁铺村21组甘周湾,一条硬化道路连组入户,村湾古树参天,楠竹摇曳,水光潋滟,鸡犬相闻中,淡淡的烟火香味扑鼻而来。家家户户门口修旧如旧,塘盆瓦罐废物利用,篱笆墙护着菜园,一家一特色,绿化美化亦成风景。
“发动组内群众关注村湾及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看见垃圾随手捡,及时扫,发现问题随手交办、群策群力,让党员群众都能参与其中。实行一月一评机制,让群众人居环境整治成习惯。”村民袁子冲笑说,搞好庭院卫生既美了村湾,又美了心情。
“结合共同缔造,把省财政厅400万项目建设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横沟桥镇党委书记王威说,已清理河道淤泥6020㎡,铺设挡土墙684米,修建亲水平台2座,沿河栈道200余米,拆除房屋4家共570㎡。
放眼望去皆美景,山光水色与人亲。在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推进乡村振兴中,袁铺村既充分考虑了省项目发展前景,又充分吸取了群众意见,利用项目改善了农村沟渠、硬化了乡村道路等便民利民基础设施,还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大提高了村湾气质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陈兵 张斌)
编辑:hefan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