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非遗进高校 薪火永相传”咸安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走进湖北科技学院咸安校区,唱山歌、学打鼓、教点钹……千余学生嗨学咸安非遗土味文化。
启动仪式中,咸安区汀泗桥镇文化站先后表演了《汀泗茶歌》《采莲船、蚌壳精表演》等传统艺术节目,赢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
“让3位山歌传承人教同学们学咸宁话,唱咸宁调,好吗!”“好!”在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区群艺馆工作人员高俊平与学生互动。
“山歌不唱冷啾啾,芝麻不打不成油,无公鸡婆生寡蛋,娇姐无郎不风流……”桂花镇陈宗华一曲山歌亮嗓就激起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学生的兴趣。“南山烧火北山烟,河水烧茶不着盐,关公磨刀不要水,好牛好马不用鞭。”文化志愿者孙新文声情并茂地教同学们如何唱山歌。
“来,大家跟我唱,月亮弯弯弯上天喽喂,犁辕哟那个弯弯哟弯在田,马儿弯弯那个长街卖,长街卖,绣鞋哟那个弯弯哟穿脚前哩!”潘巧云的山歌唱醉了现场。
高俊平介绍,咸宁音气息是往下沉的、容易锁住咽喉,唱时应舌顶上颚,音阶上提 ,气流通畅,山歌韵味才会出来。
为了挖掘咸宁山歌,高俊平多年来走遍咸安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收集山歌,从两三句散在不同村落的山歌收录起来进行艺术整合处理加工,形成了咸宁山歌《姐乐吔》雏形,还与区文旅局非遗团队举办了几十期山歌培训班,用肢体语言打节拍和咸宁话教村民唱山歌,让扎根泥土的农民感受文化力量,登上了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舞台,参加了中国原生民歌节。
在一幢绿荫掩映的学院大楼边,马钱子疗法、大幕高腔戏、咸宁竹雕、火龙等20余块非遗展板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在展板中央,学生们正热情地围在农民老师周围听课练乐器。
“钹放在左手虎口,四指和拇指按住,右手拿棒敲打时,钹要扬起离开手指,音色才会脆亮,否则就是闷响。”高桥镇文化站长张春兰边教边示范,现场教学《高桥锣鼓》的技巧和打击节奏。
“通过老师们精彩的非遗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承非遗文化,年轻人必须贡献青春力量。”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学生靳佳敏说,将把咸安山歌等非遗文化带回家乡,让更多人知晓。
副区长程文敏介绍:“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咸安非遗文化根植了咸安文脉,彰显咸安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我们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据悉,全区现有非遗项目55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部分内容,其中1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将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和文化价值,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黄洁 陈琼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安送戏进校园
下一篇:
高桥乡村客厅项目启动彩稻育苗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谨、通讯员王远远报道:17日上午,市委党校举行2019年下半年主体班开学典礼暨“不忘初心、牢...
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金顶挑)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咸宁网讯通讯员钱慧报道:2月16日,肖桥村组织该村15名就读于温中的学生,来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钱氏英烈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庞赟)近日,省人民政府发布了《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唐磊高峰)20日, ,近年来,该区在农村宗祠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模式,推动宗祠转型,...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王远远报道: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小兵,为参加全市组织人事履职能力提升专...
2010年,箫亦从事体育运营工作,经常走南闯北,在工作之余,他携琴行游于广州、厦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访...
在浙江杭州,途经炒制龙井茶和出售本地特色文创产品摊位,他上前观摩,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