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特约记者胡剑芳报道:红白菜苔栽满田,一半辛苦一半艰。莫道冬闲田无用,掐得幸福如蜜甜。12月15日,天寒地冻,青山环抱的高桥镇王旭畈,千亩长势旺盛的红白菜苔迎风舞动,有的村民忙着掐菜苔,有的村民正在清沟排渍,有的村民亮起歌喉,把一篓篓带着水珠的菜苔运送上岸,热闹了冬日的田野。
“我家8亩冬闲田获流转费480元,明年4月底田就还回种水稻。我自己在菜苔基地做20多天工,收入4000多元呢。”正在清沟的王旭村4组贫困户朱继明笑道。
像朱继明一样参与季节流转种菜苔并在基地干活的贫困户有31户,种粮大户刘文苕家200亩,王文波家6亩,2、3、4、11等6个组共计40余名村民除在流转土地外,还长期在基地打工,实现双赢。
原来,今年8月底,高桥镇政府带各村支书在深圳招商时,王旭村千亩沙壤土质的冬闲田被在深圳虎门打拼的咸安籍老板王朝波吸引。洞察到季节反差,当咸安蔬菜上市时,南方菜苔等蔬菜正稀缺。
在经实地考察后,王朝波以每亩60一110元的价格签订了1000亩季节性流转合同,并在武汉中国科学院购来优质洪山菜苔种子培育,将收割完稻子的冬闲田翻耕,请当地6个组的贫困户和村民做工栽种和田间管理。再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全部收购,销往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市场。
“这些菜苔喝的是大幕山流下的山泉水,吃的是冲积平原沙壤土质有机营养,加上品种优、产量高、口感好,订单不断,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呢。”王旭村支书帅金开心中乐开了花,刚刚王老板打电话来,要签订长期合同,还想扩大面积,加种甜玉米和冬瓜。
镇包村党委张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亩产5000斤批发0.6元计算,扣除成本,亩平收入达1300元左右,千亩冬闲田可增收130万元,不但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摘掉了软弱涣散村贫困落后的帽子。
王旭村,正依托优质生态环境,为村民的冬闲田开发趟出一条发展增收新路。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区念好“六字诀” 扎实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
下一篇:
咸宁城区冷风吹热“暖经济”
据了解,该基地于去年动工修建,流转冬闲田1200余亩,采用稻虾连作模式,预计亩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
咸宁网讯 (记者葛利利 通讯员 左翠余娅敏)12月17日上午,咸安高桥镇王旭畈,成片绿油油的红菜薹显得格外养眼,村民们正在...
连日来,通山县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多措并举开展秋冬播生产,确保种满种足,全面消除冬闲田,为明年农业丰收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10月9日,在通山县黄沙铺镇新民村油菜基地,三台大型旋耕机正在进行油菜直播。据悉,通山县油菜轮作试点工作将突出开发冬闲田...
12月10日,市绿投公司结对帮扶干部职工一行7人,来到通城县大坪乡栗坪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遍访活动,与村委会干部座谈...
今年,该镇通过开发冬闲田、整治撂荒地等方式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预计油菜种植面积将达到6万亩。
下一步,赤壁市赤马港街道营里社区将持续关注农户秋耕、秋播、秋管等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
”石城镇副镇长、宣统委员侯泽勇向八方游客发出邀约。
10月9日,通山县黄沙铺镇新民村油菜基地,三台大型旋耕机正在进行油菜直播。10月10日,厦铺镇干部深入藕塘村、青山村田间地头...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冯伟报道:23日,副市长闫英姿率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农垦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组成督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