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至14日,咸安区组织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考察团,集中两天时间到市内兄弟县市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启迪思路,为该区争当鄂南强市排头兵凝聚强大合力。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学习兄弟县市发展理念、创新之举,认识自己发展不足。大家认为,这是一次震撼之旅、震惊之旅、震动之旅,思想上深受触动、精神上备受洗礼。
一次节奏紧凑的取经之旅
13日早晨7点半,咸安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率领党政代表团,开始赴五县市的“取经”活动,学习考察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经验。
同行者介绍,此次咸安区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时间之紧凑、形式之新颖、内容之丰富,为近五年来少有。
考察团由100名成员组成,包括区“四大家”领导和区直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党政负责人。
首站是崇阳县。抵达后,代表团成员冒着高温酷暑,考察了兴民钢圈、丰日电源、崇锻集团、稳健公司等4家企业,学习该县工业企业发展经验。
上午十点,室外气温高达36℃。顾不上休息,代表团离开崇阳前往通城,用两个小时考察高新科技电子项目。
为尽量多取真经,考察团取消了午休时间、压缩了吃饭时间,下午1点赶赴通山考察产业基地和园区项目。
两天时间内,代表团参观了30个考察点,总行程400多公里。
考察恰逢入伏头几日,高温闷热成为天气主角,但没一人请假。大伙都抓紧时间,认真取经。
利用餐间空闲、行车途中交流,谈感受、谈思路、谈措施成了常态。每天考察的路上、自助餐的饭桌上,成为大家交流的地点。
考察团全力求真经的务实作风,深深感动了兄弟县市的干部。一位“南三县”的干部说,咸安区虚心向周边县市学习,锲而不舍地抓投资、抓项目、抓环境,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场深谋熟虑的激越谋划
这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取经之旅,这是一次着眼咸安未来长远发展之行。
咸安区赴兄弟县市学习考察,动议已久。
去年8月16日,市委、市政府在咸安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要求咸安举全区之力“打造香城泉都中心城、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争当鄂南强市排头兵”。
今年2月22日,在全区三级干部会上,区委敏锐地认识到赶超压力异常明显。咸安与赤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被嘉鱼赶超,“南三县”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放眼看全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前有标兵,侧有强兵,后有追兵,稍有不慎,即被超越。
收眼看自己,咸安区异常清醒——既有着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又面临着在发展中不断落后的危机。
近几年,咸安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发展质量不可谓不高、发展形势不可谓不好,但经济总量不大、大项目支撑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仍然没有改变,与各兄弟县市相比,咸安区面临着在发展中落后的危机考验。
看清差距,是为了明确努力方向;学习先进,是为了促进自身发展。
区委书记谭海华说,组织开展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就是想让咸安对兄弟县市的发展有亲身的感受、对兄弟县市干部的精神面貌有真切的体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谭海华认为,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借智借力可弥补自己的不足,打牢鄂南强市排头兵的基础,实现跨越赶超。
一堂发人深省的生动党课
两天时间里,一路马不停蹄,一路虚心请教。
考察团所到之处,一处处规模宏大的产业园区、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的建设工地,一片片美观舒适的城镇住房,展现出一派竞相发展、魅力四射的壮观景象。
地处“北三县”的赤壁和嘉鱼,发展势头很猛,发展水平很高,发展成效很大,园区规划标准高,项目投入手笔大,产业发展基础日趋坚实。
位于“南三县”的崇阳、通城、通山,交通、区位优势并不明显,通过“无中生有”、奋力赶超,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大山里也有了高科技,建起了大园区、上了大项目、办了大企业。
耳闻目睹邻近县市区的新观念、新思路和大气魄,在比较中反思,在借鉴中奋进。
“标兵越来越远,追兵逐渐超越”、“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收获很大,感触很大、压力很大”……大家拓展了视野,明白了差距,感到了压力,提振了信心。
在15日上午召开的全区“转变作风促落实,争当强市排头兵”考察学习总结会上,不到八点,考察团成员陆陆续续地赶到了会议室,迫不及待地交流着学习考察的感受。
大家没有空话虚话,都是直接切入问题,说不足、找差距、谈措施。
怎样争当鄂南强市排头兵?以邻为鉴,那就是要突破影响发展的思维定势,正确处理好舍与得、大与小、为与位三大关系,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壮大产业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走出去的思想大解放、奔走中的学习,为咸安上了一堂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的生动党课,学到了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大家坦言:不虚此行、受益无穷!(记者 朱哲 闻期骏 特约记者 谭辉龙 胡剑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林业局号召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城区山体保护
下一篇:
咸安经济开发区服务项目建设 主动放弃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