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记者观察]咸安区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状况探微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7-18 06:03

成长的烦恼

  从一株嫩苗到一棵参天大树,需要阳光的沐浴,需要雨露的滋润,还需要抗争风霜雪雨的坚韧和耐力。将这一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推而广之,放在民营企业发展之中,同样适用。由一间简陋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现代化企业,所需要具备的要素条件更多。

  近日,记者采访咸安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发现当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成长的烦恼”。

  不好做大:环境、资源、能力筑起合围之墙

  汇美达公司是一家生产钢化玻璃餐具的企业,产品以外销为主。自2006年投产以来,已打开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的外贸额基本保持在1500万美元左右。

  作为一家外贸型企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汇美达就明显感受到寒冬的来临。“印度曾是我们的主要产销地之一,可去年他们没有订一分钱的货。”相关负责人葛隆炎说,传统市场萎缩后,公司只得瞄准边贸市场和国内市场,并开始尝试向战乱频发的中东地区进军。

  除此,还有融资难。纺织企业精华集团总经理胡振华说,民营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争取到贷款。“假如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咸宁本地的担保公司普遍存在抵押授信额度小的问题,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

  幸运的是,精华集团近三年凭借国家每年1000多万元的技改、节能、创新资金,将公司的规模从原来的3个厂扩大到现在的8个厂。

  但像精华集团这样幸运的民营企业并不多。咸安区发改局有关人员坦言,民营企业在申报、使用国、省项目扶持资金时有些门槛,资金额度不大不说,使用这部分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能真正起到作用的有效资金十分有限。

  用工也是一大难题。“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就缺人,特别是青壮年工人。”胡振华说,精华在岗职工的最高年龄超过60岁,且男女比例为3:7。

  采访期间,受访企业还普遍表现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内生力不够等问题。

  不想做大:需求满足后做强做大动力衰减

  早期民营企业家原始积累的财富属性为“生物性财富”,即创业的原动力是为了填饱肚子和个人发家。在财富积累超过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要之后,这种创业动力也随之衰减。遭遇逆境时,部分民营企业家甚至萌生去意。

  位于咸宁市电力公司对面的潜山路口,有一家和平酒店,这是贺胜和平酒店老板李铁萍开辟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分店。

  1989年,李铁萍离开效益不好的国营贺胜茶场,在当地办起一家小餐馆,专营后来蜚声全省的贺胜鸡汤。几年时间,李铁萍的生意越做越好。

  李铁萍说,1999年时,因为看到贺胜鸡汤声名在外,一位武汉人率先注册“贺胜鸡汤”商标。此后数年,她为拿回“贺胜鸡汤”商标作过多次努力,一直未果,只好开始打“贺胜和平鸡汤”的品牌。可周边一些餐饮商家纷纷打着“贺胜和平鸡汤”、贺胜和平老鸡汤、贺胜和平正宗鸡汤的牌子。

  除商标被抢注,品牌被套用,今年的禽流感疫情,对李铁萍的生意打击不小,和平酒店的日营业额从最高时的16000元下降至几千元。

  从一家小餐馆,到拥有两个分店的知名酒楼,李铁萍的创业算成功了。但当被问及为何没有做大时,她说:“老伴年纪大了,儿女也不愿意接班”。

  与李铁萍怀着同样想法的民营企业家大有人在。据咸安区发改局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民营企业只有寥寥数家,而每年到发改部门备案的项目中,个人投资项目仅占三分之一,其他均为政府投资项目。

  怎么做大:挣脱“家族式”思维任重道远

  在咸安,像精华、汇美达、和平酒店这样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多以“家族式”运营,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乎没有。

  创业初期,因为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家族式”管理往往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一旦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就会显现。

  桂源红酒业是老板张四军与几个亲戚投资50万元合伙成立的一家企业。从当初一个酿桂花酒的小作坊,到现在年产值逾2000万元,桂源红一直在成长壮大。可现在,桂源红遭遇到发展瓶颈。

  “一位客户希望订购我们的产品,要求每天供货10万瓶,可我们的实际产能每天不到3000瓶。”张四军说,与庞大的桂花酒市场相比,桂源红“块头太小”,急需要扩大生产。

  横亘在张四军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融资难。自2000年开始,张四军掌舵桂源红13年,他已习惯了公司的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弊端在于企业遇到资金问题,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要么只能维持现状,要么通过民间渠道,这样的融资风险大、成本也相对较高。经过权衡之后,张四军还是决定采取社会融资。目前,桂源红已与上海、深圳的两家公司商量融资事宜。顺利的话,年内就可筹集所需资金,上马新的项目。

  “家族式”企业对创办人的依赖太大,创办人的个人能力、知识储备和管理水平往往就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命运。如何从“家族式”走向现代化甚至国际化,桂源红酒业投资顾问汪兰玲认为,咸安区的许多民营企业家还需要不断突破自己。

  (特约记者 谭辉龙  胡剑芳 通讯员 黄朝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区文笔路社区:设立健康角 居民体检不花钱
下一篇: 咸安区凤凰社区干部和片区民警慰问军转退休干部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