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通山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 以“家人”之心守护野生动物家园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5-14 08:25

咸宁网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雪雁鸣)近年来,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深度践行“把动物当家人”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创新模式,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完善保护体系,强化组织保障。九宫山保护区管委会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监测网络,在区内多个路口安装红外照相机100余个,摄像头180余个,购置无人机16台,配备动物保护专职人员45人。

创新保护模式,凝聚全民合力。管委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以及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和游客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已在5个管理站、12个村、3所学校举办讲座、培训班63场,受益人员5000余人。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水平。在具体保护措施和方法上,管委会一方面加强对保护区的日常巡查和监测,专职人员定期深入山林,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栖息环境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破坏生态环境和非法捕猎等问题。同时,利用红外相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对野生动物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和种群数量变化,为科学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野生动物救助站,配备专业救助设备12套、专业人员8名,对受伤、生病或迷途的野生动物进行及时救助和护理。截至目前,已有276只动物得到了救助,重返大自然。

加强交流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素养和能力,管委会组织人员赴多地学习交流,借鉴其他自然保护区的先进保护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将一系列经验应用到九宫山保护区,大大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据统计,九宫山有陆生脊椎动物2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如今,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一些曾经难觅踪迹的珍稀物种,如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雀鹰、穿山甲等,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将继续秉持“把动物当家人”的理念,不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守护九宫山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而不断创新。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城区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 破解供水“最后一公里”难题
下一篇: 湖北银行通山支行知识价值“贷”动发展新动能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