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阮智愚报道:8月17日,走进通山县洪港镇郭源村,阵阵炊烟升起,在黄精种植合作社,一股九制黄精的清香扑面而来。这小小的黄精,正是郭源村走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
过去,郭源村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驰名的“大理石之乡”“中国文化石之乡”,当时郭源村靠山吃山,以石头发家致富,全村文化石加工厂大大小小算起来有50多家。
然而过度开采令郭源村辉煌不再,生态恢复刻不容缓、产业转型迫在眉睫。2019年4月,通山县委、县政府着手整治,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郭源矿区实施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情况恶化,郭源村的水清了、山绿了、群众休闲区域多了……
产业转型总有无法避免的阵痛,传统产业的逐渐没落,导致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郭源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在何方?
2021年,陈涛由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月后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彼时恰逢通山县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之时。经多轮多地考察,村“两委”商议决定,郭源村还是要“靠山吃山”,在绿水青山之中打造适合郭源村的特色产业——黄精种植及综合利用。
“我们围绕打造‘中医药产业强村’‘中药材康养旅游新村’的目标,计划开发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陈涛介绍。
为推广黄精种植,郭源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并引进湖北御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黄精林下原生地培植与加工,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组织形式。
2021年以来,郭源村已发展标准化黄精种植基地300亩,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林下套种黄精3000余亩。带动农户100余户300余人务工就业,人均增收8580元。
同时,依托湖北科技学院的科研力量,开展校地合作,建设中药材研学基地,促进中药材“教、学、研”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村里已经建成中药材(黄精)食品精深加工厂,配套建有冻库150立方米、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晒场5000平方米。预计到2026年,林下黄精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以上。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税务局精准“画像”促税惠红利直达快享 走访问需优服务 纾困解难谋发展
下一篇:
通山县烟草专卖局召开物流重点工作研讨会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黎志远、曾翠翠报道:“知母种子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我们这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项目建成后将对加快推进该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构建医药创新能力和研发平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通城县众创农场负责人吴海兵说道:“今天开这个中药材培训会,专家给我们中药材企业指导工作,培训演讲,我们收获很大,让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吴龙辉报道:近日,通城举办2019年中药材培训会。据介绍,本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现...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子明报道:3月18日,通城县大坪乡四甲村新翻耕的基地上, 50多位村民在种植中药材...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彭桃红)5月11日上午(本周六),香城都市报社将联合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开展“小小中医师国粹传承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李周凤、曾记录报道:22日,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华罗寨中药材种植基地上,成片的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报道:“在安徽亳州召开的2019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上,我们带去参展...
冬日,走进鄂南山区通城县中药材基地,药草飘香,药农忙碌其间。工人在艾舒宝生活用品公司生产车间瑶乡御草药业员工在组培实...
11月28日,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劲松中药材就业扶贫车间门前,村民在晾晒中药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