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广场舞跳起来,高亢的山歌唱起来,自信的笑脸露出来……每到傍晚,通山县农民群众乐此不疲,聚集于各村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内,群众纷至沓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悄然改变着该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文化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加快“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注重文化投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文化启智、文产融合“三大工程”,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助力群众脱贫的新路子,赢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文化惠民,夯实脱贫之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县,通山县本着外强物质、内强精神的“双提升”目标,一手抓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一手抓文明乡风培育,着力夯实群众脱贫之基。先后投资1.5亿元,启动了闯王文化园;投资6000万元,对王明璠府第进行了修复;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县博物馆、图书馆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启动的县文体中心建设项目,成为群众健身娱乐的新起点……
该县大力实施 “一五一十”工程,打造农村文化阵地,投资2600余万元,新建村、社区文化广场159个、达到164个;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恢复重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成205个村级(社区)农家书屋,在全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县187个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村有,体育健身设施村村全。
该县实施“十团百对千能人”扶持工程,组织专业老师深入农村“点对点”指导艺术创作,“一对一”进行文化辅导,“手把手”传授专业知识,“实打实”开展文化扶贫,引领大批基层群众成为张口成歌、迈步即舞的乡村文化能人;以歌为媒,以歌传情,将精准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以文艺的形式传播到田间地头,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先后举办各类文化培训20余场次、培训文化能人5000余人次。
该县大力推进文化惠民下乡镇,支持发展民间文化团队。目前,全县不仅每个乡镇都建有1支有较高水平的文艺队伍,每个村(居)都成立了1个文艺团队,而且各地还结合家风、民风建设,创作出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精品节目,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传递社会正能量,激发求富致富内生动力,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
如今,在该县广大农村,群众唱山歌、跳健身舞的多了,聚众抹牌赌博、上访的少了。
文化启智,点燃脱贫之梦
人常说,扶贫先扶智。文化启智不仅能让一地、一村、一家学会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而且还能通过掌握生产经营技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通山县按照扶贫先扶智的工作要求,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让群众有一技之长,靠双手致富。
打造致富信息“加油站”。该县狠抓“智慧乡村”建设,通过建设农村书屋、农村文化站等信息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产业发展、市场销售、就业创业等致富信息,打造农民知识技能“加油站”、“充电桩”,让广大群众依托生产经营信息,实现快速致富。黄沙铺镇晨光村村民孟垂进,从“农家书屋”的知识库中学会再生稻种植技能后,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先后带动15户困难户参与合作经营,户平增收5万元。
打造就业创业“助推器”。该县紧扣贫困户需求,对症下药、因户精准施策,积极开展订单培训、上门培训、电商培训、创业培训、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等,先后培训各类乡村能人8300人次,使1.45万贫困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1761名贫困人口在县内创业就业。九宫山镇富有村贫困户陈志昂,因双腿残疾,失去正常劳动能力,他通过参加电商培训,开了一家专营儿童衣物的农村淘宝店,月收入达到6000多元。
文产融合,拓宽致富之路
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生产业,就必须做足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大文章。
通山县努力推动文化与特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不仅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条,还通过文化项目的拉动,带动群众进入产业链条,实现从产业发展中增产增收。
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先后开发了孔雀养殖、通山木雕、大自然石材等一批特色产品,以及通山乌骨山羊、杨林野山猪、瑶山红茶、鄂南香榧等地域品牌,带动1.5万群众融入特色产业链实现增收。大路乡孔雀养殖能人王文教,投资8000万元建成100亩孔雀养殖山庄,通过向贫困户免费提供孔雀幼苗、养殖技术和饲料等,让贫困户在10个月至1年的代养期内,实现每只纯收100元。目前,已带动45户贫困户通过养殖孔雀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该县依托九宫山、隐水洞、富水湖、大幕山、王明璠府第等景区景点,将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新开发的赏樱花、探溶洞、观古民居、尝美食、采鲜果、记乡愁等一批特色旅游体验项目,有效带动景区周边群众依托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增收致富。大畈镇故乡里现代农业体验园,通过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入股,建成了集耕农家地、摘农家菜、吃农家饭于一体的体验游项目,备受城市游客青睐,经营效益良好。
目前,该县先后建成忆江南、龙图度假山庄等生态旅游观光项目45个,发展农家乐1200家,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突出贡献单位”。(通讯员 熊虎 徐方桑)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闯王镇划定“根据地” 让帮扶取得实效
下一篇:
市纪委驻通山大竹村扶贫工作队多措并举推动脱贫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 赵赳) 12月26日,通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在历经2个多月的全新装修后正式开业,科室...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世聪、成恬报道:“原来纳税失信人的危害这么大,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欠税漏税了!”近日,通山县某房地...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雷素慧报道:11月14日晚间,以“环境治理怠在哪?”为主题的第七期咸宁电视问政在通山县职教中心报告厅...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全建兰、舒林芬报道:近日,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的共同努力下,通山县初步实现了国地税业务通办,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