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载春秋,从长垅完小的青涩起步,到油坊小学的笃定深耕,她的脚步深深印在通城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她用“三维一体”的育人智慧点亮童心,用无数次家访叩开紧闭的心扉,更用“零放弃”的执着守护每一颗“星星”。她是通城县油坊小学教师陈红,一位以心为犁,在平凡讲台上耕耘不辍的乡村教师。
“很多老师都想遇到像星星般闪亮的孩子,在我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星星,有的只是蒙上了灰尘,我只想做好那个‘擦亮’星星的人。”初见陈红老师,她的一番话就让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是蒙尘的“星星”,而她又是如何“擦亮”这些蒙尘的“星星”。
1995年的大坪乡长垅完小,刚毕业的陈红站在土操场上,望着孩子们用树枝在地上写算术题的场景,在日记里写下:“泥土芬芳里藏着教育的根。”她带着学生在晨露中认“草”字,在夕阳下写“火”字,用独创的“田间识字法”让班级语文平均分快速提高。夜晚批改作业时,煤油灯把她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像棵倔强生长的小树。2022年,本可以留在城里小学继续任教的陈红,翻着旧日记,回忆起自己在乡村执教的点滴,毅然选择来到油坊小学,继续做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
“乡村学校的孩子,有的由于先天缺陷,有的由于家庭因素,导致他们在学校里沉默孤僻,甚至厌学逃学,在我眼里,这些孩子不是问题儿童,而是蒙尘的‘星星’。”翻开家访记录时,陈红动情地说。
数九隆冬,风雪敲窗,陈红裹紧棉衣,叩开学生小宋家的门,那个逃学的少年蜷缩在炭火盆旁。陈红没有直接劝他回学校,反而给他讲了“凿壁借光”的故事。语毕,陈红问:“古人借光读书,你愿意借老师的灯找找路吗?”门关上的瞬间,少年突然追到院中:“老师……明天我去上学。”12次家访,终于让一个迷途的少年找回了自己的方向。
面对有先天缺陷的学生小刘,陈红也没有放弃。课堂上,她引导全班关注其坚持逐字阅读的努力,用掌声代替评价;课间,安排同伴“一对一”帮扶参与集体活动;家访中,她与焦虑的父母深入沟通,共同制定成长计划。最终,学生小刘从沉默的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班级同学打成一片。
数十载的教育实践中,陈红最引以为傲的是构建了“三维一体”育人模式:用“习惯重建四步法”重塑行为规范,借“班级模拟法庭”浇筑品德根基,用“语文学习能量站”点燃学习热情。教室里,“阅读存折”已留下近百次兑换记录,书页间夹着学生自制的叶脉书签;识字教学“三阶九法”体系衍生出的生活化教学,让孩子在菜市场认蔬菜标签比在课堂上更踊跃。这些方法凝结成论文发表在《教育实践》期刊,成为广大教师共享的宝藏。
“陈老师以科学干预和人文关怀为双翼,助我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飞得更远。”曾是“问题”学生、如今已踏入职场的小李回想起陈红老师的帮助,一度哽咽。
从“习惯重建四步法”到“语文能量站”,从“家长微课堂”到“模拟法庭”,陈红的创新从未止步;从为迷途少年踏雪十二次家访,到为边缘儿童搭建“星光舞台”,她的坚守始终如一。她坚信,教育的星光不仅能照亮课本,更能穿透生命的阴霾,唤醒沉睡的自信。那枚闪亮的“五一劳动奖章”,不仅是对她过往付出的礼赞,更是照亮她继续前行的明灯。在通城教育的星河中,陈红,这位“擦”星星的人,继续书写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动人篇章。
通讯员 卢文浩
编辑:hushaopeng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章威报道:日前,第十三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揭晓,赤壁市16名选手获...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丁婉莹报道:近日,网民“王生”在咸宁网络问政平台发帖反映,咸安区有学校老师强制学生购买课外...
今年46岁的钱细芳, 2014年加中国共产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湖北科技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咸安区麻塘中学任教, 2003年调入该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通讯员田丽每到周末,咸安区贺胜桥镇黎首村村委会一楼的群众活动中心大厅就充满了童稚的欢笑声,黎...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柯常智、通讯员任建成报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是要做到以情育人,热爱学生。先后担任过学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近日,一网民在咸宁网络问政平台反映,赤壁一小六年级某班班主任强制学生下午下课后留在教室补课,名...
学生们的纪律规矩有老师负责管理,当了国家干部也有纪委监委监督……”5月17日,咸安区马桥中学教师向慧媛一边领着学生观摩党...
4月下旬的一天清晨,一个身子单薄的汉子背着个10多岁孩子,叩开了铜钟卫生院急诊室的门。”送孩子就诊者是铜钟乡中心小学校长...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王恬报道:27日,我市召开学生服质量推进工作会议,要求确保全市学生服质量安全。会议要求,要强化学生...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日前, 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名单公布,我市三名老师、一所学校榜上有名。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