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场逆行的无畏身影,到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近三年来,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共接警出动2300余次,成功营救486名群众,保护财产价值超3亿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人民”的铮铮誓言,守护万家灯火。
走进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日常训练。这支队伍组建于1978年,现有指战员40名,肩负着守护通城县1140.7平方公里土地、52.17万人口消防安全的重任,承担着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我们坚持24小时驻勤备战,枕戈待旦,闻警即动,随时准备战斗!”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王麒宇说。
在大队荣誉室的墙上,悬挂着56面锦旗。其中一面绣着“托举生命”字样的锦旗,记录着去年5月隽水河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深夜,一名女子落水,站长助理崔宝蕾在冰冷湍急的河水中,用身体架设支点,让被困群众踩着他的肩膀攀上救生绳。水温仅3℃,他在激流中整整坚持了26分钟。
“荣誉是鞭策,更是责任,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崔宝蕾说。
为提升实战能力,大队着力构建“专业化训练、科学化调度”的救援体系。三年来,针对高层建筑、仓储物流等重点场所,他们组织联合演练21次,开展战例研讨49次。同时,投入317万元,配备了无人机、水上机器人等290余件高新装备,让科技赋能救援行动。
“科技让救援更高效。在2014年‘8·24’通城县浩明再生资源收购站仓库火灾中,热成像无人机精准定位火点,帮助我们实现了零伤亡、零次生灾害。”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站长谭义说。
大队还创新推行“训战一体化”模式,修订完善数字化预案200份,实现了“一企一预案、一村一策”,为通城百姓筑起坚实的消防安全屏障。
“消防员们上门教我们怎么正确使用灭火器,让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消防知识,心里踏实多了。”市民葛旭东感慨道。
夜幕降临,消防站依旧灯火通明。由党员组成的“119党员服务队”足迹遍布全县11个乡镇。他们用本地方言录制的防火口诀,通过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让消防知识入耳入心。2024年,全县火灾起数同比下降20%。这背后,是大队开展的217场“星空夜话”消防讲座,以及1.3万份入户消防安全排查记录,守护着社区的安宁。
谭义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以不变的“为民初心”践行光荣使命,让“火焰蓝”成为守护通城万家灯火的最美风景线。(通讯员 戴唯玮 陈交朋 葛依偲)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红色科普共育少年心 通城“青年隽才”点亮“暑假学堂”
下一篇:
通城关刀镇高冲公社第二届傣迪泼水狂欢节活动开幕
连日来,为了确保景区秩序平稳有序,停车规范,交通畅通,赵李桥派出所和赵李桥交警中队全员上阵,一道道湛蓝的身影坚守在岗...
正如剧名所说, “许你万家灯火”,这是无数核工业人的深情厚谊,也是伟大祖国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月25日凌晨,一边是万家灯火祥和宁静,一边是武深高速热血沸腾。
人圆心安纵使光阴匆匆去此夜长明是团圆愿所有美好在灯火通明处相逢愿所有驰骋最终奔赴一场美满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1月24日,崇阳县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全力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聚焦员工心理健康需求,以多元化的心理关怀举措,为电力队伍“减压赋能”,助力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
香城都市报记者赵忠志毛亚轩张仰强连日来气温持续攀升,咸宁已进入“烧烤模式”。烈日下,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依然如往常...
始终保持“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到工作一线去、到项目现场去、到攻坚前沿...
在此过程中,我和同伴们始终如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她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
让我们一起向劳动者致敬、向劳动者学习,共同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