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田间沃野播新绿 通城早稻栽插基本完成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5-08 09:17

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罗寰、胡海涛报道:农时不待人,田间耕作紧。当下正值春耕春种的黄金时期,通城县田间地头春潮涌动,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插秧作业,确保春播进度不误农时。

近日,位于五里镇陈谷村的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有序在水田里来回穿梭,青翠的秧苗整齐地码在插秧机上,机器过处,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次第滑落、插进田中,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绿装”。

“如果人工插秧,一天最多只能栽一亩多田,但是机械插秧的话,至少可以栽40亩,不仅效率高,成本还低。”合作社负责人黎明海介绍。

基地种植水稻1000多亩,从耕地到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水稻收割,合作社基本采用机械化操作。“我们合作社的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机械化育秧、栽秧机栽秧、拖拉机耕田,合作社还配置了几架无人机,用于施肥和打药。”黎明海说。

同样进入春种高峰的还有大坪乡坪山村的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借助机械化作业,用10天时间完成了1200亩农田早稻插秧任务。

过去,合作社承包的土地田小块多,大型农耕机器进田困难,种植成本较高,但随着“小田并大田”的成功实施,形成了数千亩土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新格局,也为农机作业创造了条件。

“现在我们合作社的早稻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通过无人机撒播、直播,以及插秧机插秧,目前已基本完成早稻的种植。”该合作社负责人黎鸿友说。

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年初,通城县便迅速行动,将早稻生产播面任务层层分解至乡镇、村和种粮大户,构建起责任明晰的生产体系。同时,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优化指导和服务,全力构筑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支撑。

据悉,今年通城县早稻种植意向12.6万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马港镇推垅社区人居环境焕新颜
下一篇: 聚力建支点 通城人大代表勇争先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