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马港镇位于幕阜山麓、鄂湘边陲,是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的主要发源地和通城母亲河隽水河的源头,为县城饮用水源地。
近年来,马港镇发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立足山水资源发展绿色农业,文化振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绿色产业共建生态绿心,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港镇生态农业
百丈潭水库沿岸的涵养经济林
绿色农业助力村民增收
“鸡吃虫,鹅吃草,绿色肥料它是宝,一亩工钱省不少。”在马港镇高峰村湖北隽香有机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董事长吴海燕的顺口溜形象而生动。
高峰村位于通城县饮用水“大水缸”百丈潭上游,是通城县母亲河隽水河的源头,也是鄂南陆水河源头。2014年,吴海燕建立高峰村生态农场,流转1200多亩荒山、土地,摸索出“鸡打工、灯灭虫、鹅除草”的种养结合模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高标准打造生态、绿色、有机茶园。三年后,高峰村1200多亩茶园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茶园成了绿色防火墙,成了生态风景线。有机茶品牌“隽香”获得湖北省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品牌、中国农博会金奖,还通过欧盟有机认证,远销国外。
好生态不仅产好茶,还产好稻米。吴海燕于六甲塅流转200亩稻田,用国家一级饮用山泉水灌溉,不用农药化肥,采取灯杀虫鸭耘禾的模式,种出市场供不应求的“隽香”有机稻米。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农业是关键。从2017年开始,石溪村规模种植和精加工的石溪彩米,不仅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转换认证,进入楚菜食材采购目录,还获评省十大健康食品文化创新品牌,于2019年受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关注,叮嘱要“保护好这个品种”。
石溪彩米种植历史悠久。据《通城县志》记载,珍珠红米、黑壳糯米有400多年种植历史。乌紫米是由世居通城的古瑶人采摘山间野稻驯化培育而成,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生态彩米助石溪村走上振兴之路。石溪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引全村166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彩稻,带动91户精准扶贫户以土地入股和进基地务工,实现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港镇围绕“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点,开展绿水青山保卫战,组织河湖库长巡查,对全镇水域环境进行治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注重生产与生态有机结合,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形成了油茶林约20800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5300多亩,特色产业石溪彩米、高峰有机稻、界上飞珍山鸡、松港鱼牙米、踏水九孔莲藕等品牌远近闻名。
“立足绿色发展作文章,高起点发展绿色有机稻、油茶、茶叶、中药材、楠竹等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马港镇党委书记陈志明说。
文化振兴推动村美风淳
1925年冬,中塅村革命先驱赵世当在中塅村发展了通城县第一批共产党员,成立了中共通城县第一个党小组。
赵世当,1908年出生,通城县马港镇马港村人。1925年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经校党支部书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通城县第一名中共党员。1930年在国民党的酷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英勇就义。1989年,通城县人民政府为纪念他,在他家屋后山上为其建一衣冠冢——赵世当烈士墓。
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马港镇政府筹措30余万元资金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对周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将通往烈士墓的道路铺上沥青,道路两边栽上树木,台阶由原来的土路变为了石步道,墓前平台重新平整硬化,面貌焕然一新。
“没有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抛洒热血,就没有今天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不能忘了他们。”县政协委员毛绪武说。
毛绪武是马港人,在外经商,情系家乡文化。他和朋友成立通城县百丈潭水源保护与生态发展促进会,为红色文化立碑纪念。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东山屋场,入口山体上一座“立马九岭”的雕塑格外醒目。在106国道通城县马港镇往湖南平江方向的路边,“立马九岭”四个遒劲大字熠熠夺目,这是为纪念当年长沙保卫战中九岭大捷而立。
马港镇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文化优势,围绕通城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地、赵世当烈士墓、通城秋暴委员会成立旧址、长沙保卫战马港战区等红色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马港的红色文化被更多人熟知,扫墓、红色文化教育等活动络绎不绝。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走进灵官桥村,屋舍俨然,街道整洁,青山与碧水相连,古桥和公共活动中心相融。
灵官桥村因境内宋代古桥而得名。灵官桥,宋景定时子贤修,桥面栏杆上有'前宋黄子贤公建修'字样的招贤桥志,又名招贤桥。
桥是游子乡愁的寄托,是桑梓情怀的归宿,是乡风文明的见证。2019年3月,马港镇筹资1300万元建设灵官桥村乡村振兴项目,改造村组路网,构建循环水系,打造古桥文化、艺术文创、森林游憩、农耕体验四个区。
“村里不仅像公园,更像景区,退休后哪里也不去,就到村里养老!”在外工作的村民纷纷表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马港镇不断整治村庄卫生环境,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构建垃圾处理、农村改厕、污水治理、环境管护等常态化管控体系。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开展“最美农户”“最美家庭”“最美屋场”评选活动,乡村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依托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文明乡风,让村民归属感、幸福感更足。”马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程懿蓉说。
绿色产业共建生态绿心
时已入冬,沿着幕阜山山路盘旋而上,楠竹一片翠绿。
马港镇黄鹤村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海拔600多米,有楠竹面积近万亩,是通城县楠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产业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百姓富。黄鹤村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以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办扶贫微工厂,安排当地人就业,让无人问津的楠竹成为贫困户的“富贵竹”。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以前想都不敢想。”刚忙完手中活儿的张炎丙喜笑颜开。
扶贫车间的建成,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微工厂楠竹加工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形成绿色产业链,不断释放乡村的“绿色红利”。
在马港,每个村镇、每个易地搬迁点,都有一个微工厂或者特色产业基地,保证脱贫户和周边群众都有机会家门口就业。
马港镇是口子镇,属通城最南端,为湖北的南大门。其依托交通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产业聚集、集约发展;加快产业向绿色化转型,中天云母、恒科科技等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做到零污染排放,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一水呈碧,可涵万物;数峰着青,可富生民。马港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共建共享乡村绿色发展新局面,乡村天更蓝,水更绿,产业更兴,百姓更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把通城打造成为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的联动轴、交汇点,与平江、修水形成“小三角”,共建长江中游生态绿心。”通城县委书记刘中英掷地有声。
文/图 通讯员 胡雄文
编辑:hushaopeng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