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田园三问 山间三变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8-13 11:30

通城县沙堆镇是咸宁市一个边远的山区镇。它和很多乡镇一样,在绿水青山中发展田园小镇。它与其他乡镇又不一样,镇里的油茶论克卖,村里的偏方成良方,农家的茶叶过大洋。

通城县沙堆镇是咸宁市一个边远的山区镇。它和很多乡镇一样,在绿水青山中发展田园小镇。它与其他乡镇又不一样,镇里的油茶论克卖,村里的偏方成良方,农家的茶叶过大洋。

荒山怎样掘金

从“论斤卖”到“论克卖”

6日,走进沙堆镇港背村,放眼望去,一株株油茶树绿意盎然,村民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在茶园清草。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山头。

为何发生巨变?“油茶有钱赚。”村民的回答并不意外。“油茶过去是论斤卖,现在是论克卖。”镇办公室主任吴寿斌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然而,在沙堆镇论克卖油茶却不再稀奇。“政府在推,公司在做,产业在带。”吴寿斌说,习以为常的村民们用10年时间亲历、见证油茶的含金量。

2010年,通城县抓住纳入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之一的机遇,制订了《通城县油茶产业十年规划》,通过10年的努力,建成40万亩油茶基地,茶油年产量达到2万吨,产值10亿元。

10年来,沙堆镇的干部忙着跑部门,跑项目,跑技术,跑资金。镇书记曾一天跑了6个部门,嗓子都沙哑了。镇干部轻伤不下山头,“5+2”“白+黑”工作法成为常态。

“奔跑的背后是政府让无形的手发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镇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沙堆镇党委书记黎云飞说。

这10年,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公司(以下简称黄袍山公司)也在加速奔跑。

黄袍山油茶基地部部长胡鹏一个月内,跑遍四省18地丰产林示范点,十天时间查找近150个品种的生长特征,筛选出更适合通城县气候和土质的优良品种。

黄袍山公司投资2.95亿元兴建集精深加工基地、食用油储备基地、油茶品种科研与观赏基地等于一体的“通城县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其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的“油茶籽脱壳冷榨茶油生产技术”属国内首创。

在通城县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内,公司销售副总经理胡燕丽拿过一瓶净含量30克的婴幼儿紫草修护凝胶介绍:“上古之水通过先进的工艺萃取山茶籽精华,蕴含茶油、茶枯、茶皂素等多种天然植物成分。别小看这个,一瓶卖38元。”

加速的背后是企业发力有形的手,用产品、技术、服务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这10年,村民们被油茶产业带着急速跑。

黄袍山公司通过“村企合作”“公司+农户+基地+扶贫”等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农户致富。如公司对村集体、合作社和大户自己种植的基地,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提供肥料和抚育管理费,保证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基地所有产值归对方所有。

村民杜耀文流转了30亩山地种油茶,他说:“土地有流转费,帮忙有务工费,年底还有分红,现在种油茶要抢着种。”目前,全镇有2489户农户参与油茶种植,面积近2万亩。

传承怎么生金

从“土偏方”到“富良方”

在沙堆镇瑶泉村,60岁的卢国甫悠闲在房前纳凉。距离他家400米远,就有一个1000多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基地种植了葛根、黄精、白芨、射干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

“葛根清热解毒,紫苏调经安胎,艾叶祛湿止痒……”老人数落道,过去村民种植中药材是为了治点小病,没曾想如今这些传承下来的土方成了致富良方。

为何成为良方?“乘势而上,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瑶泉村村支部副书记卢济民颇有感触。

2015年,在政府的号召下,广州创业的卢济民带着乡愁和憧憬回村种植中药材。

乡愁是,瑶泉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一直做不大,种不富。原因有二,一是小农意识,村民自产自用,看不到广阔市场。二是起步艰难,村里缺资金少技术没政策。

憧憬也有二,赶上发展大势,通城实施“五药并举”战略,通过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市场推动的方式,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开拓新兴市场,自身多年创业,有眼界,有资金,有管理,发掘市场有能力。

而让憧憬点亮乡愁就是“土偏方”转成“富良方”关键。

怎么转?

村民担心没钱赚,那就做给群众看。

卢济民到安徽亳州看市场、学技术,回来自己搞示范。以葛根种植为例,亩产鲜葛4000斤,每斤收购价1.5元,一亩毛收入达6000元,刨去2700元的投入成本,纯收入可达3300元。看得到的纯利让村民动了心,卢国甫就主动参与中药材的种植中,他说:“过去没种过药材,看到了实惠,心里才有底。”

村民担忧没能耐,那就带着群众干。

卢济民成立种植合作社与70余户村民签订土地入股分红及用工协议,提供技术、苗木、渠道,目前已发展了11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卢延林曾是村里的贫困户,靠着种药材已脱贫,他说:“我没资金,没技术,是沾了政府的光,享了能人的福,带着我致富。”如今,卢延林年收入2万余元。

在镇长胡志刚看来,回归的乡土能人是乡村振兴重要力量,他们有资金、有格局、有能力,打破固化的思维,激活沉睡的资源。

去年,卢济民又投入200余万元建立加工厂,其生产的葛根面、粉进入了各大超市和农产品店,收益比鲜葛销售增加了6成。今年加工厂正在研发葛根饼、葛根茶,进一步挖掘中药材的附加价值。

资源如何盘活

从“藏大山”到“过大洋”

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依随着山势绵延起伏,在视线的尽头与蓝天融合。在沙堆镇港背村的九井峰茶文化品赏园,无边无际的绿送来了满眼的清凉。

看着漫山绿色,湖北福人健康产业集团办公室副主任陈继华感慨:“起初这里都是小山包,茶园面积小,茶树老化。现在真是重焕生机。”

身处遍地绿意,村里的老茶农陈细平感叹:“九井峰茶现在成了抢手货。原本没价值的夏叶也卖出两百多万元,通过双狮茶业漂洋过海销售到了摩洛哥。”

如何重焕生机?怎样漂洋过海?一个公司带动田园的故事展开。

九井峰有九口天然古井,因此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古以来出好茶。产自沙堆的九井峰茶闻名遐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后来因为镇办茶场经营效益不好日渐衰落。

2009年,湖北福人健康产业集团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咸宁“百亿茶产业集群”等发展战略,全力配合推进通城县大健康产业发展,在沙堆镇港背村投资5000万,政企共推共建“九井峰茶文化品赏园”项目。

为了做好项目,茶园光平整、改造土地就花了5年时间,铲掉化肥农药残留的土地,对基地内原有茶树品种进行改良,引进槠叶齐、碧香等国家级、省级认定的无性良种;在田间管理上,用生物肥替代化肥,主要施用茶粕、菜粕及桐饼等以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2015年,茶园开始投产,生产九井峰红、绿茶。其绿茶芽肥叶嫩,具有清香、醇朴、耐泡、无污染等优点,内含物丰富,同样是一斤茶,九井峰茶是普通绿茶价格的2倍。

名优早春茶“九井峰”系列曾获得“陆羽杯”一等奖、湖北省十无公害名茶和鄂南十大名茶等名誉和称号。

“如今,茶园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按照规划,将以茶产品品赏为媒介,打造成茶旅融合、健康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项目。”福人药业副总经理吴和鸣说,现在项目一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建成后还将进一步挖掘、提升文化内涵,积极申报3A景区。

茶园的新生,也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新生活、新希望。

九井峰美丽乡村项目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长期和季节性用工岗位2000个以上,支付工资200万以上。茶园积极与贫困户对接,结对帮扶贫困户60户,通过扶贫贷款参股分红、临时用工和茶叶采摘支付工资等方式,每年增加贫困户现金收入150余万元。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福人集团董事长吴宇星说,将力争以茶产业优势带动当地旅游业大发展,真正实现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活。通过茶旅融合发展,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甘青 通讯员 周红松)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通城横冲村描绘“绿富美”新画卷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