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花鼓戏人生 演人间真情——看张李吴如何传承“打锣腔”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1-20 09:20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在化妆准备演出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游春》。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一家在化妆准备演出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劝嫁》。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在演出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游春》。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在教儿子学唱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三伢子掰笋》。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右一)一家三代在演唱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梁祝姻缘》。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左一)与妻子、儿子同台演唱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劝嫁》。

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在教演员学唱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

他是《白蛇传》中痴情的许仙;

他是《薛刚反唐》中勇猛薛刚;

他是湖北省通城县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传承人张李吴。

舞台上,他时而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时而柔情百转,逆来顺受,演尽人间冷暖,世事变迁。现实生活中,他带着15名演员、开着一台流动舞台车,一年有两百多天在乡间来回巡演,30多年来,下乡演出万余场,培养出了50多位小有名气的演职员。

作为通城花鼓戏“打锣腔”第六代传人,他穷其一生,将全部精力投身于花鼓戏的表演和剧本创作当中,为观众带去欢乐的同时,也为通城花鼓戏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3年出生于隽水镇一个普通梨园世家的张李吴,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跟着父母学唱花鼓戏。“每次看到父母唱戏,我都很想学,有时也跟着唱几句,越唱越有味,越发喜爱这门艺术。”张李吴说,“后来,父母组织了一支乡剧团,我就时常跟着他们下乡表演,学到了不少。”

15岁时,跟随父母在云溪演出,由于饰演<<秦香莲>>中唱奶生的角色病了,他自告奋勇担任角色,在父母迟疑中,他登台演出,感情投入,形神兼备,赢得阵阵掌声。父母也从掌声中看到了希望,这孩子天生就是唱花鼓戏的料,没有钱购买戏服,就把仅有的一床缎面被子拆下来改成戏服。

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遇,真正开启了张李吴的花鼓戏“打锣腔”生涯。这一年底,在通城全县文艺调演中,16岁的张李吴凭借优异的表现,荣获二等奖。因为在花鼓戏表演中展露的出众才华,随后,他被选入县文化馆创办的业余花鼓戏剧团,师从左满报、吴松林等有名的老艺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张李吴永远是最早出现在练功房里的学生。他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纳知识。“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喜欢这一行再怎么付出也愿意。”回忆起当时,张李吴觉得辛苦却幸福。

经过6年勤奋学习,1985年,张李吴正式转入通城县专业花鼓戏剧团,很快便主演了《香魂恨》《黄金案》《平贵回窑》等多部戏曲。

“你看,这张照片是1986年拍的,当时我们在表演《香魂恨》。”谈到主演的戏曲,张李吴从书房内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向我们展示那些难忘的岁月,当时的现场那真叫人山人海,气氛异常热闹,我们表演也很起劲。

花鼓戏乡土气息浓郁,唱腔优美委婉,故事情节来源生活,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受到通城人的喜爱。

1989年,父母创办的花鼓戏“打锣腔”剧团后继无人,面临倒闭。为了不让通城两百余年“打锣腔”失传,他毅然辞职,把戏中人物作为为人处事的楷模,教育子孙后代向善、向美,和谐友爱。他做工细腻,唱腔洪亮,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上场走三步,观众就掌声雷动。一时间,出现“张李吴不到,不准开锣”“不唱就不唱,要唱就接崇通百花艺术团”的盛况。

然而,时过境迁,此后张李吴和他的花鼓戏剧团每况愈下,这一地方小戏种开始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如今,在通城、崇阳两县,花鼓戏“打锣腔”传人总共不超过50人,许多从艺人员都已经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因为收入不高,花鼓戏传承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

有人说:“三年出个状元,十年出个演员”,可见培养一个演员之难。

对于现状,张李吴很是担忧。他说,花鼓戏这种“一唱众和”的表演形式在全国都不多见了。曾今,这种原汁原味、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但是现在,观众越来越少,从艺人员的日子举步维艰,这将直接导致一个结果:文化失传。

“无论如何,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张李吴语气坚定。为了保护花鼓戏“打锣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多年来,下乡演出万余场,观众几千万人(次),培训七批学员,张李吴不仅专注于研究花鼓戏的发展方向,而且积极转变演出形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精准扶贫似春风,农村处处展新容,扶贫政策真正好,暖人心,嘿暖人心……”。张李吴利用花鼓调,将扶贫政策改写成村民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在通城县供电公司“扶贫济困,你我同行”——瑶泉村演出会上,引来村民热烈的掌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通城花鼓戏“打锣腔”“楼台”,作为全省仅有的三个地方小剧种,参加第二届地方戏曲艺术节演出,荣获“优秀传承奖”;2015年,通城花鼓戏“香魂恨”选段“庙堂重逢”荣获咸宁市首届戏曲演唱比赛“三等奖”。

“做好文化传承,是需要一点执著甚至狂热,不管哪一个戏种,只要有一个出名的演员和一台出名的戏,这个戏种就活了。”张李吴对这种“一唱众和”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执着与热爱,也深知后继人才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培养徒弟的过程中,他总是教导每一位徒弟。他还把年仅10岁的儿子张俊送去湖北省职业艺术学院学戏。

学戏3年多的的儿子张俊一放寒暑假就忙着同父亲演出,他打算将祖辈的传统戏传承下去。

“我们祖孙三代传承花鼓戏,用戏育人,让这种美德永远传承下去。”80多岁的第五代 “打锣腔”传人,父亲张志学,老而弥坚,至今风云戏台,愈演愈烈,初心不改。

如今,祖孙三代,传承着通城花鼓戏“打锣腔”,让这艺术珍宝在民间绽放。

相关链接:

通城花鼓戏“打锣腔”

通城“打锣腔”,又名通城花鼓戏,有着近200年的历史,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地方剧种将湖南岳阳花鼓戏的琴腔、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以及长沙花鼓戏的川调揉合在一起,集琴腔与川调之长。“打锣腔”用通城方言演唱,声腔有圻水、倒板浆、打锣、四平等四大主调,至今仍保存着“一唱众和”,无丝弦乐伴奏的原生态戏曲音乐特点。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刘建平 通讯员 葛七甫)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交通运输局扶贫干部走村入户送温暖 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一篇: 强化安全责任 通城筑牢安全防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