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夜里的火,月半夜里的灯”在通城民间广为流传,村民认为,只有火旺灯明,才能风调雨顺、人兴财旺。
于是,灯火为赛锣开道,赛锣为赛亮助威,二者融为一体,流传至今。现在,石南镇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赛锣赛亮会,镇上的村民无不参与其中,场面蔚为壮观——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里,通城县石南镇花崙、赛公、梅港村一带道路两旁都是高高悬挂的手工制作的大红灯笼,远远望去,一条条蜿蜒小道被星光环绕,路边还插有密密麻麻的用树桩或竹竿制作的油灯,将山山岭岭、村庄照得通亮,数千村民分布在十几座挂有红灯笼的小山包上,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敲锣、打鼓。
作为湖北省级非遗项目的“赛锣赛亮”民俗活动渊源久远,可追溯到南宋。
石南花崙、赛公、梅港一带,吴、胡、黎、黄乃望族。据《吴氏族谱》载,宋理宗年间,吴公元四、元七奉诏療愈皇后乳疾,圣“特赐大名府太守职兼赐仪仗牌坊并命公”,族人奏“八哥”锣鼓迎贺。公逝后,地方贤达立庙供奉之。每逢其生辰、庙会,地方信众皆敲锣打鼓点灯乞神公惩恶扬善、避邪消灾。
清嘉庆年间,吴公首华,为避雨雪,曾修赛锣亭于长坡岭(后遭日寇毁)。同时,据地方长者传,胡、黎二姓在朝为官者,回乡省亲及返朝,族人亦奏“八哥”迎送。
锣鼓之章,名《八哥齐嘈》,又名《八哥洗澡》。由的锣、马锣、钹、大鼓、大锣五件打击乐器组成,演奏之技艺独特,难度至高。若五人配合默契,点子清晰,流畅自如,则锣鼓之音嘹亮,声声入耳,其“八哥”梳洗之情态亦能活灵活现。起初,的锣轻柔之声渐起,马锣应声飞天,加钹击之声齐出,脆若响泉,似“八哥”巢中唧喳脆鸣,一片喧闹,继而高翔飞起;当大锣、大鼓齐奏,声如洪钟时,“八哥”群起而入河塘,追逐戏水,当节奏愈来愈快、转换点子时,预示“八哥”戏水毕,将上岸。然,五大器奏出华彩乐章,如梦如幻……随锣音渐息,但见晚霞中,“八哥”重返森林,归巢栖息。
赛锣赛亮,尊祖训,重族规。非男、非内不传,曲谱铭记于心,不得笔录,其技法,仅限言传身教。时令上亦有讲究,只允大年三十日设年(祭祖)时启锣,即:将锣、鼓、钹、马锣、的锣摆放于大堂,以供平日操练,非元宵至,不得擅自登峦。至元宵夜,设仪式,祭祖先,再将锣鼓一拥敲打上山。如若某姓欲与另一族人比赛,则提前数日邀约对方。
届时,各族各姓、各路人马倾巢而出,参赛者、观赏者、助阵者,成千上万。锣鼓不停,灯火不熄,比谁的锣鼓点子打得最好、最响亮;比谁的灯火最多、最旺;比谁能坚持到最后。赛锣至深夜也好、通宵达旦也罢,十六日必封锣。
古时,赛锣赛亮,以姓氏、屋场结队。近代,既以姓氏、屋场结队,也有村、组、家庭结伴。参赛队少则七、八个,多则二十有余。夜幕降临时,各路人敲锣打鼓登自家主星岭,点燃篝火、油灯、火把和灯笼,便是赛锣赛亮开始。赛锣选手就位后,其余男女老少则参与赛亮。古时赛亮,族人皆倾其所攒,菜油、棉线、瓢羹、草纸、竹筒等,尽显慷慨。近代赛亮,有了煤油、柴油,加上自制竹筒灯及购买之花灯、彩灯,火光更大、更亮。
通城县民俗古朴纯厚,石南镇的“赛锣赛亮”更是具有浓郁的鄂南地域特色。村民们在过年之前的半个月就拿出锣鼓开始练习。由于“锣鼓点子”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要求很高,且考验演奏者之间的配合程度。镇上年轻一代多外出学习或务工,在家学习演奏锣鼓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村里组织孩子们一起学打锣,由长者免费培训。68岁的吴济明老人是打锣的第十代传人,孩子们课余时间多跟他学习。这项技艺通常5年左右出师,不过如今有6个十几岁的孩子学得好,练习两年后就能够独立组队上山参赛了。
吴亚明作为“赛锣赛亮”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在当地政府和的支持下,建立了赛锣基金会,筹集资金用作活动经费和传承奖励。
近年来,随着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的宣传和群众对非遗传承认识的提高,基金会又出资整修了上山的道路,完善了比赛场地,为更好地留住本土文化提供了保障。去年赛锣赛亮活动参与总人数达到3000人,观众更是达到3万余人,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以前,赛锣赛亮有炫耀色彩,比魅力、比实力、比势力,赛人气声望。当今,乡村邻里欢聚在一起赛锣赛亮,一乃图热闹、庆丰年;二乃祈福祉、去灾厄;三乃倡先导、彰义举。(咸宁日报特约记者 刘建平 通讯员 吴亚明)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赛锣赛亮会”点亮新年希望
下一篇:
大桥重建通车 通城与中交开启基础设施共建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