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黄海兵、 胡强报道:“在公司,我们享受到食住行一条龙服务,让我们安心开展企业研发。”挂职灜通电子的湖北科技大学陈洋博士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企业研究开发插针打磨设备,年节省人工30个,节省成本200多万元。
近年来,通城县重点实施 “兴才聚力”战略,在“引进人才、服务发展”上下功夫,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通城地处偏远山区,基础环境差,人才引进留住难。针对这种尴尬现状,该县从今年起开始重点实施“六大人才培养工程”,逐年实施人才培养规划,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
“151”党政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公开选拔、遴选、定向招录等方式,重点培养10名35周岁以下县级战略后备干部,50名30周岁以下科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00名2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
“雁还乡”百名回归人才工程。引导100名人才回归担任村官或回乡创业,让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建功立业。
“1515”名医名师培养工程。在全县教育、卫生等重要领域培养10名优秀校长和50名骨干教师,10名名医和50名模范医护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发给荣誉证书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133”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1名能够带领全县企业进入全国500强的卓越企业家,3名能够带动通城企业进入全省500强的优秀企业家,30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
“300” 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0名懂经济、善经营、会贸易的农民经济人,培养100名高技能人才,引进100名现代服务业人才。
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定期分批有计划的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三年内培训一万人次。今年已经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100人次,其他各类人才3250人次。
至目前,全县已经有300多名“老板”回归创业,带回项目180个,兴办各类企业500多个,发展相关产业1100多项,资金额达50多亿元。全县共引进回归村官62人,其中,村主职干部18人,引进项目22个,资金800万元,不仅为村“两委”班子储备了人才,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