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丁祚龙报道:“揉面要掌握力度,发酵温度控制在35到38摄氏度最合适……”9月8日,在白霓镇白霓村的培训教室内,清北职业培训学校的讲师正手把手指导村民实操,从食材配比、工艺要点到造型技巧逐一拆解。村民们边听讲解边记要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教室内糕点飘香、氛围火热。
据悉,本次西式面点培训以村为单位精准覆盖, 30人即可开班,目前已在古桥社区、白霓村、金龙村开班,每次培训为期12天,累计培训学员110人。课程设置聚焦实用性与市场需求,涵盖面包、蛋糕、饼干等20余种西式点心的全套制作技艺,确保学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培训期间,学员们亲手制作的糕点可直接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让“技能成果”看得见、尝得到。
为切实降低村民学习负担,充分激发参与热情,培训同步推出暖心补贴政策:特殊学员每人每天可享受24.5元补助,普通户学员结业时可领取4袋共80斤精品大米。“不用出村就能学技术,还有补贴拿,真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白霓村学员王大姐笑着说。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养,拓宽就业创业路径,今年以来,崇阳县白霓镇联合清北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技术下乡 赋能乡村振兴”专项培训,以“送技到村、实操实训”的模式,为村民送去“用得上、能增收”的技能支持,让“甜蜜”技艺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我们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把村民急需、实用的技能送到家门口。”清北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胡丹介绍,从最初的“零基础”到如今能独立完成20多种西点制作,看到村民们的技能进步,更坚定了学校参与乡村技能培训的决心。学校将继续围绕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发更多贴合实际的培训项目,助力村民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技术下乡”不仅是提升村民技能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村民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的重要抓手。崇阳县白霓镇将持续拓展技能培训品类,丰富培训内容,让更多村民掌握一技之长,着力打造“技能白霓”特色品牌,助力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梦想。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全省首单中药材气象指数保险签发 崇阳一种植户获162万元保障
下一篇:
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引入“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