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沈庭萱报道:过去,零散耕地只能靠人力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村民们共同的记忆。如今,随着小型化、灵活化农机的普及,山地零散耕种的“痛点”正被逐一化解。
眼下,崇阳县的中稻已全面进入收割季,无论是连片大田还是零散地块,机械化收割已成为农户的“标配”。在崇阳县路口镇白羊村的5亩稻田里,就上演着这样一幅高效的丰收图景。
9月8日是白羊村村民陈凡青家5亩中稻收割的日子。金色稻浪随风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作业,金黄谷粒倾泻而出,邻里们互帮互助,你递袋、我撑口、他搬运,田野间满是丰收的热闹景象。
白羊村山地多,连片耕地少,5亩稻田曾是“小而累”的代表。但随着农机的普及,“小地块用小机器”成了新选择。对陈凡青来说,请农机收割不仅是“省力气”,更打破了“地块小不值得用机器”的旧观念。哪怕地块零散、面积不大,农民也能凭借技术红利,告别“靠力气硬扛”的旧时光。
“以前稻谷全部割倒放到田里,然后抬机器来用脚踏,靠人力把稻谷打出来,很辛苦。现在机器省时又省力,只要拿袋子接,稻谷就出来了。”陈凡青欣喜地说。
从“脚踩脱粒”到“机械收割”,白羊村的秋收场景变迁,不仅是一户农家的便利,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走进田间地头,让农民在“科技红利”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稳稳地攥住丰收的便利与底气。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近10万亩茶园管护忙
下一篇:
崇阳县以“练”促防 安全“童”行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敏报道:19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农作物抗旱、防高温热害、减病虫灾害技术指导意见,为农作物...
9月9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大桥村5组,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收割中稻。为保障中稻收割,目前咸安区已经组织40余台机械投入秋收生产。
10月9日,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稻基地,收割机正在田间抢收中稻。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通讯员董静...
咸宁网讯通讯员卫东、夏晖报道:国庆期间的连续阴雨,给咸安已经成熟的水稻收割带来了不利影响。据了解,该合作社今年共承包1...
8日,通山县杨芳林乡郭家岭村中稻陆续成熟,农户谢志熊家请来割谷机收割中稻。
连日来,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村群众抓紧收割中稻。市农业部门积极调集农业机械,帮助农户抢收中稻,确保颗粒归仓。
杨军在通城调研时要求加强产业扶持力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8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到通城县调研...
目前,全县21.1万亩中稻已陆续开始收割,全县已调集300多台联合收割机,进行有序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
金秋时节,咸安区33万亩中稻进入成熟收割期,为保障好当季秋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400余台收割机抢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