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赵浩、通讯员黄爽爽报道:芒种时节,崇阳大地浸润在“忙种”的韵律中。在崇阳县天城镇史家渡村的合众富民种养基地,现代农机的轰鸣声与果园采摘的欢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
6月5日,记者走进合众富民种养基地看到,一台耕地机在田野上匀速前进,随着犁铧翻转,板结的土块被均匀打碎,新翻的泥土散发出湿润的草木气息,吸引了众多白鹭在田野上啄食嬉戏。
“油菜刚收割完,我们正在耕田种水稻。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用农机耕田,无人机撒播种子,效率高成本低。”崇阳县合众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精益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采用机械化耕地以后,这200多亩土地3天左右即可全部完成耕整。这一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崇阳县“科技兴农”战略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崇阳县通过持续加大农机装备投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举措,推动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3.52%(截至2024年)。合作社负责人方精益介绍,在完成土地耕整后,将会采用无人机撒播稻种,预计半天时间便能够撒播完毕,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种“空中播种”的革新,让千年农耕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与田间忙碌相映成趣的,是田埂上的丰收盛景。500余株黑炭杨梅在初夏的骄阳中熟透,红得发黑的果实缀满枝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基地创新“农业+旅游”模式,推出采摘体验等特色项目,采摘价每斤20元,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尽情享受田园采摘乐趣。
市民应女士说:“特意来这里摘杨梅,味道很不错。这里空气好,生态环境好,离县城也比较近,交通也很方便,是节假日游玩的一个好地方。”
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从单一种植到农旅融合,崇阳正以科技为引擎、以产业为支撑,在希望的田野上加速奔跑。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证明,当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深度融合,当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同频共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崇阳港口乡:高标准农田改造焕发生机
下一篇:
崇阳4945名考生参加高考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通讯员刘宇轩)日前, ,我市获提前下达的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50万元,指标已分解到全市各...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敏、通讯员刘宇轩报道:昨日, ,我市获提前下达的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50万元,指标已分解...
咸宁网讯通讯员熊琦报道:8月18日,嘉鱼县农业农村局召开2021年全县农机购置补贴及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会。会上,嘉鱼县农业农村...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 刘宇轩)昨日,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今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程序实行重大改革,明确推行...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宇轩报道:近日,笔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今年获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50万元,指标已分解到全市...
”赤壁市赤马港街道纪工委书记说。
咸宁网讯通讯员魏骞报道:3月26日,笔者从赤壁市财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市2022年惠农财政补贴资金8210.36万元全部发放完...
今年以来,我市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农业专家贴合农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季作物田间管理、动物防疫和农机具检...
据统计,通城县2024年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75万元,共计办理补贴183.287万元,受益农户560户、补贴农机具700台套,主要...
随着近年来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镇内种粮大户先后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合作社,引入无人机播种等高效插播技术,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