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石漠荒山变林海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11-27 09:19

连绵不断的山峰,树叶流丹、层林尽染。石头林里,山桐子、银杏正迎风招展……11月16日,记者登上崇阳县皇阁山时,“调色盘”般的美景令人震撼。

“这里原本都是山石裸露的荒山,芭茅丛生。如今,树木长起来了,芭茅变少了,山也变美了!”附近村民蔡广燕告诉记者。

皇阁山的转变,是崇阳县几十年如一日大力绿化石漠荒山的一个缩影。崇阳境内多山,其中有一种山,被当地村民称为“癞痢山”“火窝子”,或者直接称为“石头山”。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崇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立下愚公志,一届接着一届造、一年接着一年干,誓将石山变林海。

2012年,崇阳就被列为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2018年,“咸宁市三年精准灭荒计划”启动;2022年1月,咸宁市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得到批复,崇阳石山变林海的步伐加快。

该县既追求绿化面积,也讲究美化质量。造林过程中,选择采用乡土树种、速生用材树种造林。

“桃树窝,和尚头,十年九旱水如油,驴皮岩、乱石滩,土比纸薄鬼发愁。”港口乡畈上村村民口中的这句顺口溜,是崇阳县面积最大的近2万亩连片石漠化荒山的“写真”。

“桃树窝原名叫‘逃鼠窝’,就是一个连老鼠都待不住的地方。山上芭茅多,是个年年失火的‘火窝子’。”港口乡乡长冯昭光介绍。

早在2011年,港口乡党委政府带领畈上村群众向石漠化荒山宣战,在外打工返乡的庞余良第一个站出来,流转荒山3000亩,开始栽树。

于是,村干部来了,出谋划策;亲戚邻居们来了,义务帮忙植树;乡干部来了,申报项目送政策;林业部门的人来了,送树苗送技术,栽一棵护一棵,确保成活率……

如今,这里1.5万亩石漠化荒山已变成经济林。有了树,山上再也没起过山火,盘根错节的树根箍住了土,近10年来也不曾发过山洪。2020年,村民庞四明又将经济林承包,套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雨山是崇阳县东部最高的山,主峰海拔1029米。山上沟壑窄且深,坡多绝壁,地表遍布石灰岩,是该县石漠化严重地区。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通过造林、飞播和封山育林等方式使雨山大面积石漠披上了绿装,生态明显改善。2017年,当地村民夏双良回到山上,租赁承包了3000多亩荒山荒地,种了2万多棵香榧树。

眼下,雨山已成为国家石漠公园。当地香榧种植面积已近2万亩,夏双良还将香榧酒、香榧油、香榧面膜等纳入产业规划,计划打造一条具有崇阳特色的香榧产业链。同时,依托雨山国家石漠公园的建设,形成“香榧产业链+旅游观光+森林康养”多产业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形势。

(记者 马丽娅)


编辑:hefan

上一篇: 路口镇团山村撑起消防安全“保护伞”为独居老人安装烟雾报警器
下一篇: 崇阳探索养老新模式 “陪伴式”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