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是长江流域以南茶叶种植适宜区,为鄂南幕阜山名优绿茶和边销茶主产区,是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和茶业发展重点县。晨间有鸟语、午后有虫鸣、夜晚有微风,扑面而来的茶香充盈鼻息,让人沉醉。8月下旬,记者走进崇阳县各个乡镇,对该县茶业发展情况进行探访。
荒山拓出致富路
“我的诗和远方,就在崇阳的山林中。”8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崇阳县青山镇长林村孙伯全的茶叶基地,他开心地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孙伯全今年42岁,是江苏宜兴人,家里祖祖辈辈靠制作紫砂壶为生,他从16岁起就开始跟着长辈们制作紫砂壶。2006年,他与在宜兴打工的崇阳青山女子庞瑛相识、相恋,随后结为夫妻。2015年,夫妻俩回崇阳过年,偶然得知该县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政策十分优惠。随后,便邀来两个合伙人,在铜钟乡马尖山林场新建一个以茶业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2019年,他又在来到与铜钟乡为邻的青山镇,在该镇青山村流转土地新建茶园,并将该镇长林村一处百亩老茶园承租过来,打造自己一直想要的“红茶庄园”。为让崇阳的茶品牌更加响亮,他还在崇阳县城开了一家茶楼,为茶文化在崇阳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
在崇阳,像孙伯全这样背井离乡的茶商还有很多。早在2008年,浙江安吉商人葛小峰携资3200多万元来到青山镇,流转了500亩荒山,把家乡独有的白茶茶种及栽培技术带到山上,成为崇阳种植白茶的第一人。之后,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至今已有白茶2000亩,黄茶1000亩,成为崇阳县现代农业的示范亮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难题。
2012年,来自绍兴的盛华东携资500万元,举家搬迁来到沙坪镇黄茆村开荒建茶园。夫妻俩每天吃住在山上,天没亮就起床干活,天黑了还在外劳作。常年的太阳暴晒,使得他俩看起来比别人都要黑。至今,他的基地从最初的500亩白茶,已扩展至1500多亩,珍稀白茶、黄茶、黄金牙市场紧俏;夫妻俩还养鸡、种水果,发展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400多人打工致富。
2013年,松阳客商毛建华夫妇来到铜钟乡,率先投资110万元,建起80亩专业茶叶基地,以此为支点,撬开了该乡种茶致富之路。发展至今,他已新建茶叶基地1500亩,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大力自主创新,促进茶产业升级换代,收获颇丰。
一座座茶园绿了荒山。截至2019年,该县茶园面积已发展至8.68万亩,可采面积5.5万亩,产量5340吨,产值2.1亿元。1000亩以上茶叶基地4个,500亩规模以上茶叶基地10个,从事专业种茶农户300多户。其中白茶面积近6万亩,居全省前列。
技术敲开致富门
“前几年,每年都是花高价钱从浙江请来专业的师傅做茶,今年终于可以自己上手做了!”在青山镇小溪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毕春明说。
从2014年起,毕春明开始种植白茶和黄茶,自己把控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300多亩,今年春茶产量突破3000多斤。通过茶地开挖、茶苗培育、茶树种养、茶叶采摘等各环节,他的基地年支付工资80多万元,为周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空闲时间,我们都在这做工,一天能拿100元。”在铜钟乡绿谷茶叶专业合作社,来自铜钟村的村民覃凤萍告诉记者。每年,茶叶基地不仅付工资雇当地老百姓管理茶园,而且采茶的时候,每斤也根据市场行情给予20至25元报酬,一年下来人均可增收一两万元。
茶产业已成为崇阳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介绍,自2013年以来,该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百亿茶产业的战略号召,连续6年,县委每年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系列发展茶叶的优惠政策,整合涉农资金,鼓励、扶持茶产业发展。凡新建茶叶基地以奖代补1000元每亩,另外无偿提供茶苗4000株每亩;新建茶园500亩以上的,路面硬化补助资金15万元每公里,机耕路面补助资金2万元每公里;100亩以上的新建茶园,平整土地由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和坡耕地项目予以支持。
同时,着力加强技术帮扶,与省茶果所、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深入合作,聘请专家专门指导茶叶生产加工;及时引进新良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提高茶产业科技含量。目前,全县有良种茶繁育基地100亩,每年自繁良种茶苗1500多万株,形成了自繁、自育、自用体系,加快茶叶良性发展。
目前,该县茶叶已形成“一线三区”布局,“一线”即106国道沿线,已建成涉及106国道沿线肖岭乡、沙坪镇、石城镇、天城镇、白霓镇、路口镇“五镇一乡”的茶叶生态旅游观光走廊,面积达4万亩;“三区”即三大特色主产区,已建成以青山镇铜钟乡为核心的白茶和黄茶高效特色茶区3万亩,以金塘镇、港口、高枧乡为中心的高山云雾茶区1.5万亩,以工业园力沃公司为中心的青米砖茶加工区。
品牌铸就致富梦
崇阳与赤壁羊楼洞相邻,是万里茶道上的要道和驿站。自古以来,便以茶出名。翻开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里面清晰地记载着关于崇阳茶业的发展盛况:“自海客入山,城乡茶市侩日增,同郡邻省相近州县,各处商贩云集,舟车肩挑,水陆如织……”
至上世纪初,该县产茶约1200吨,出口红茶600多吨。抗日战争时期,全县茶园基本荒芜。到1949年,面积只有0.92万亩,产量270吨……
近年来,该县一方面大力推动特色茶叶基地发展,另一面大力培育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重振崇阳茶叶大县雄风。
目前,该县有2家省级龙头产业化企业(湖北力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咸宁芽旗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崇阳县黄茆家庭农场),4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崇阳县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崇阳县绿谷茶叶种养专业合作社、湖北一盅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白茶、黄茶、龙井、毛尖、红茶、铁观音和青砖茶等产品。
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举办了崇阳县饮茶日活动、万名职工劳动技能大竞赛制茶比赛、“一带一路”茶业大会崇阳分论坛、崇阳云上白茶节等活动,促进崇阳茶叶销售。目前全县白茶、黄茶主要销往杭州、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及全国最大绿茶批发市场浙江松阳县浙南茶叶批市场;龙井、毛尖、红茶、铁观音销往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砖茶销往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香港等地。
该县还强化茶叶品牌建设,着力挖掘本土茶文化,打造茶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目前崇阳茶叶品牌主要有隽水源、芽旗香、小港毛尖、丫吉、大桥铜鼎、茗茅苑、鄂南红、一盅春、力沃等。其中,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2个,“湖北名牌产品”1个。白茶以“隽水源”为代表,先后获评“第九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金奖”、“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极具发展潜力品牌”;红茶绿茶以“芽旗香”为代表,先后获评“鄂南名茶第一品牌”、“第二届、第三届湖北十大名茶”“2019国际红茶品鉴大赛金奖”;砖茶以“力沃”“一盅春”为代表,“力沃”砖茶先后获评“中国十大富硒品牌、“中国富硒行业十大金奖产品”。
图/文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特约记者 汪佳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崇阳县法院:竭力纾解企业困难 优化助力营商环境
从2014年起,毕春明开始种植白茶和黄茶,自己把控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300多亩,今年春茶的产量已突...
2月25日,咸安区温泉办事处白茶社区临时农贸市场,经营户陈家华早早地把摊点摆放好,迎接新一天的生意。温泉办事处成立工作专...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阮泽华、通讯员杜亚洲、余礼报道:15日,副市长汪凡非就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在崇...
24日,记者在市区三号桥标准化农贸市场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市场内作业,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正在进行中...
记者杜培清通讯员胡明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咸安区委党校18名在职干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温泉办事处白茶社区...
为弘扬崇阳茶文化,展现崇阳白茶魅力,崇阳县委、县政府举办2020年崇阳云上白茶节,通过互联网云直播春茶开采的模式,利用电...
今年以来,咸安区商务局把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改造升级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有力抓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
咸宁网讯(通讯员黄飞娟)“淦河边种菜,既影响淦河景观,又容易滋生蚊虫,污染河流。10月8日,温泉办事处连同咸安区淦河流域...
白茶社区有志愿者1400多人,该社区以45666”工作法为载体,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受居民的好评,先后荣获全国志...
白茶社区志愿者有1400多人,该社区以45666”工作法(四进、五会、六访、六报、六热线)为载体,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志愿者服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