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穷在深山有远亲——来自崇阳桂花泉镇的扶贫报道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12-02 15:06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在崇阳县桂花泉镇,这句话不仅仅是县委县政府吹响的消灭贫困的决战号角,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当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

  11月10日,记者走访桂花泉镇,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桂花泉位于崇阳县境西北部,下辖8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30人,其中贫困户646户,2287人。镇党委书记刘任远说,镇里按照“五个一批”的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式扶贫脱贫一批、教育培训智力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保障供养脱贫一批、移民安置巩固一批。县委宣传部牵头“三万”扶贫工作,县直23家单位对口帮扶,一名镇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

  在扶贫实践中,桂花泉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呈现出勃勃生机。

  双港村:医疗帮扶脱贫

  双港村距离崇阳县城有33公里,村落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偏远的地理位置,落后的交通,给村里种下了贫困的种子。由于出行不便,当地群众看病难,不少村民得了病,能拖则拖,时间长了有的小病酿成大病。整个村子有82户贫困户,其中有39户是因病致贫。

  特殊的村情,县里对症安排了特别的帮扶单位——崇阳县人民医院。县医院对39户贫困户实施医疗帮扶。

  “2次送医送药义诊,3次进村入户帮扶贫困对象,为村里捐款20万元,灾后派遣医疗队驻村救灾半个多月……”谈起县医院对双港村的帮扶,村委会副支书彭作祥有说不完的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51岁的宁才进是双港村7组村民,由于高血压中风导致下肢瘫痪。为了治病,宁才进先后到武汉、赤壁市的医院住院,医药费花了不少,家里的日子举步维艰。得知情况后,县医院派人将宁才进从赤壁接到县人民医院住院,并减免了医药费。经过精心的治疗,目前宁才进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

  5组村民宁光兴患有慢性病,需要长年吃药治疗,妻子也体弱多病。每个月,崇阳县人民医院都会派人来把宁光兴接到医院去,做免费的检查。“11月6号,医院又接我去做检查了。”宁光兴说,医院车接车送,院长还给了他200元钱生活费,让他觉得很暖心。

  今年6月2日,崇阳遭受特大洪灾,双港村是重灾区。崇阳县人民医院派出了专门的医疗救助队,驻扎在双港村半个多月,帮助村里消毒、防疫救灾。医院组织全院职工为灾区募捐,捐资20万元。还帮村里修好了2.8公里组级公路。让村民们感动的是,医院工作人员每次来双港村,都是自带干粮,从不吃村里的一口饭。

  官庄村:生态移民扶贫

  官庄村位于桂花泉镇南部,有6个村民小组,395户1865人,其中贫困户105户366人。由于周边环境影响,部分村庄已经不适合居住,村里的沈家山还遭受过滑坡地质灾害的侵袭,村里决定实施移民搬迁,并建设生态移民安置区。

  官庄是崇阳县委宣传部的“三万”扶贫点。为了帮助村民进行移民搬迁,崇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协光带领队员们多次到村里实地调研,和镇党委政府一起研究敲定整体搬迁方案,并参与有关规划设计。县委宣传部多方筹措资金16万元,在安置区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党务、政务、商务、医务、事务“五务合一”。据镇党委书记刘任远介绍,搬迁村民每户可补贴5万元,贫困户还可增补1.5万元。搬迁后,村民可彻底告别原来恶劣的居住环境,尽快告别贫困。

  安置区一区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共6栋楼房,可安置24户120余人。听说这一消息后,村里不少人家都来找村支书吴四牛报名,报名户数已经超过了可以安置的户数。

  熊小华是4组村民,家里的平房在今年6月的洪灾中受损,已经无法居住。“山体滑坡,淤泥都堆到墙脚下来了。”熊小华说,家里房子半边墙都被埋,成为危房,因此想搬迁。

  6组村民吴秀会也报名搬迁。“周边的环境已经不适合居住了。”吴秀会说,原本以为报名的人数不会很多,谁知道大家这么积极,都想住上新房子。

  在官庄村生态移民安置区,记者见到一栋房子已经初现雏形。吴四牛介绍说,这些房子都是统一建筑风格。一期的征地工作已经结束,工程于10月1日开工,镇政府拿出10万元资金,用于征地,启动搬迁工程。工程预计明年5月30日完工。整个安置区分为3期建设,预计可以安置100户村民。

  东源村:发展香菇产业脱贫

  “香菇春节前可以上市,6万元投资一年内可以收回,明年就可以脱贫。”在正在建设的香菇基地接受采访,吴定明信心十足。

  吴定明是桂花泉镇东源村12组村民,今年49岁,丧妻多年。这么多年来,吴定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只能靠到处打临工,养活3个孩子,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2年,吴定明在河南打工,既做学徒,又当工人,学习种植香菇。一年之后,他学成归来,在村里建起了自己的香菇基地。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吴定明并没有赚到钱,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一番摸索,第二年,他的基地开始盈利了。今年,吴定明信心满满,东挪西凑了60万元,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谁知道,6月2日,崇阳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吴定明的香菇基地顷刻之间被淹没。一夜之间,吴定明因灾致贫,几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后,在村党支部书记陈天敏的带领下,村里建立了香菇种植示范基地。今年9月底开始动工建设。

  1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东源村13组的香菇基地时,工人们正在忙着搭棚子。“这些棚子都是今天上午搭建的,进展很快,要是一切顺利,12月份就可以投产,春节之前就能销售了。”陈天敏说。

  这个基地是现代特色农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基地有20户精准帮扶农户入股,采取“合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规划占地面积30多亩,建成后年生产香菇30万斤,产值高达150万元,可以吸收周边劳力50余人就业,预计三年内可以带领入股困难农户脱贫奔小康,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可增收5万元。

  吴定明和一些贫困户自发义务来基地帮工。他说,现在的基地建在地势高的地方,再也不用担心水灾了,这样发展下去,明年他就可以脱贫了。

  陈天敏说,基地建成之后,还会带动村里其他的农户种植香菇,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镇党委书记刘任远介绍,桂花泉山多林多,适宜发展香菇产业;种植香菇体力劳动量不大,适宜各种年龄层次的劳动力。这符合当下留守人口较多、壮劳力少的桂花泉实际。镇政府决定大力发展香菇产业,逐步推广东源村香菇种植模式,带动群众致富。(特约记者 蔡亚君 沈忱)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领导深入崇阳县青山镇 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下一篇: 崇阳为各村制订发展计划 助47个重点贫困村脱贫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