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赤壁新闻 >> 正文

中蒙媒体聚焦赤壁羊楼洞 “羊来茶往”佳话续写万里茶道新篇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6-20 09:41

6月16日,由中国记协、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蒙古国记协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共享机遇 共同发展”中蒙媒体湖北内蒙古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赤壁市羊楼洞古镇。

羊楼洞地处湘鄂交界要冲,作为赤壁市“六大古镇”之一,这里不仅是“松峰茶”和“洞茶”的原产地、湖北老青茶的发源地,更有着“世界茶业第一古镇”“中国砖茶之乡”的美誉,也是欧亚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

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承馆、中国青砖茶博物馆等地,穿梭于沿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商铺、创意旅拍店、青砖茶馆等,近距离观看赤壁脚盆鼓表演,观摩体验青砖茶制作流程,沉浸式了解赤壁青砖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法制茶技艺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等。

“这里最让人敬佩的是把千年茶文化完整保留下来,不仅是制茶工艺,古镇的街道、环境都原汁原味。”蒙古国ASUDAAL.mn网站记者恩赫阿木古楞说。

2020年初,蒙古国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同年12月,湖北省向蒙古国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和1.5万份“川”字青砖茶,留下“羊来茶往”的佳话。听了导游的介绍,恩赫阿木古楞才知道“羊来茶往”中的茶就源自赤壁。“这段佳话必将为两国未来的友谊及各项事业合作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恩赫阿木古楞表示,作为一名记者,她愿意将这段佳话续写下去。

每到一处,采访团记者们都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古镇承载的特色文化和经营发展现状,与非遗油纸伞传承人、旅拍店主、青砖茶技艺大师、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等深入交流,力求多维度展现赤壁青砖茶的“前世今生”。更有记者兴致勃勃地换上汉服和特色民族服饰,以第一视角表现古街风貌,展开生动有趣的报道。

蒙古国世纪报记者滨巴哈基德品尝青砖茶后赞叹“味道鲜美,茶叶纯正”,更兴致勃勃体验汉服:“今天穿上了以前只在电视电影上看过的中国汉服,感觉设计得很美观,材质也很好,穿上既舒服又漂亮。”

活动搭建起中蒙文化交流的平台。记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羊楼洞古镇,为传播青砖茶文化积累了丰富素材,将对促进中蒙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奠定坚实基础。

蒙古国记者协会副主席孟赫巴特尔关注到古镇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努力:“作为万里茶道源头之一,地方政府、民众在传统技艺传承、非遗申报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这也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据悉,此次联合采访活动由中蒙两国记协共同主办,20余家蒙媒携手中方媒体,走进内蒙古和湖北,围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现代牧业、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多元主题展开报道,为中蒙人文交流搭建传播桥梁。

通讯员 张美玲 孙芬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全国文明单位”赤壁文旅局 执文明之笔 绘文旅之美
下一篇: 赤壁签约51.3亿项目 聚焦低空经济等战略领域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