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转型——赤壁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纪略
去年以来,赤壁市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来抓,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力度,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勇于探索,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产值快速增长达90亿元,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5.2%。
“没有陶瓷基/NAO复合摩擦材料项目的成功,公司估计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商潮中站住脚根。”说起科研专利,湖北赤壁赛飞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东辉说,传统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才有出路。
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赛飞企业终于攻克了陶瓷基/NAO复合摩擦材料技术难题,研发成功新型高性能陶瓷刹车片。随着产品打入欧美等国际市场,公司产品种类已达1300多个,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科技创新,不仅“救了命”,还“扶壮”了企业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赤壁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的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科技资源向创新链和产业链流动,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了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源动力,使湖北赤壁赛飞摩擦材料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在科技创新浪潮的奔涌下,点燃了创新发展“引擎”,畅通了发展“脉络”。目前,该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15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的企业有57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到68个。特别是洞庄茶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是赤壁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强劲引擎,呈现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效果明显、高新产品登记认定突破考核目标、高新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科技管理依规有序、产学研深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壮大、农业“三新”应用普遍开花的良好态势。
2015年,该市科技系统组织产学研合作7次,签订合作协议5项,合作研发课题12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1个,引进人才23人。广泛吸纳“三新”人才加入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200场次,参加培训人数近1万人次。新增蓝莓、葡萄等品种25个,新增孔雀、梅花鹿、豪猪、海狸等品种37个;推行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6000亩,生物导弹防虫治虫等新技术50余项,带动1万余群众增收,实现净收入2亿多元。
该市还引进、转化科技成果9项,如:湖北帅力化工有限公司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转入金属爆炸纤维技术(导爆索)、人福药用辅料从华中科技大学转入植物(淀粉)空心胶囊的研究与产业化等,共转化金额175万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34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认定登记2.65亿元,同比增长109%。
赤壁电子商务科技创业基地被评定为省级科技创新众创空间,正在创建申报国家科技创新众创空间;武汉金牌电缆组织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初审和复审……全市累计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家,市级产业研究院 1 家;认定省级科技孵化器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2家;赤壁经济开发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赤壁市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生活和赤壁的发展步伐愈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讯员 黄富清 陈玲 陈其玉)
编辑:hefan
相关新闻
-
赤壁畜牧局驻村扶贫队助力贫困户签订养殖协议
日前,在赤壁市畜牧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赤壁丛林生态养鸡合作社与赤马港办事处杨泗庙村5户13名贫困人口签订帮扶养殖协...
-
赤壁建设华中地区现代物流基地 拓宽农产品流通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袁野报道:10月21-2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湖北赤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农村电商物流推进发展高...
-
赤壁市羊楼洞茶业荣登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榜单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李瑞丰报道:日前,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全国有111家企业递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赤壁人民法院加强法制宣传工作让司法贴近民心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申鸣报道:“老百姓需要怎样的司法服务,老百姓想看什么样的内容,我们都努力去做。”近日,赤壁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