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里,我市“爱心托管班”成为了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今年,全市各级团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邻里驿站、学校等精心开设304个暑假“爱心托管班”点位。同时,广泛招募来自省内外70余所高校的1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1.2万名6至14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这一举措精准地化解了家长们暑期“看护难”的燃眉之急,也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第二家园”。
“爱心托管班”的课程设置丰富而多元,由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普及、文体锻炼、劳动体验、安全自护、心理健康、课业辅导等组成,全面涵盖德、智、体、美、劳及安全自护等多个方面。例如,咸安区暑假“爱心托管班”以防溺水教育作为开班第一课,在37个点位同步开展防溺水安全自护教育,覆盖1600余名少年儿童,通过针对性的讲解与引导,切实为托管期间的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
事实上,除了安全自护教育,“爱心托管班”在素质教育上同样亮点频现。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结合本地红色资源、非遗文化等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湖北科技学院星火支教团队以“AI的奇妙之旅”为主题,打造沉浸式教学,让乡村儿童接触科技知识,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赤壁市通过手绘、拼贴、手工等趣味形式,生动传承和弘扬三大精神。通山隐水村“爱心托管班”别出心裁地开展了一堂中华戏曲文化课,志愿者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这一爱心之举,意义深远。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不仅能够在托管班中汲取知识养分、培养广泛兴趣,还能收获真挚友谊、提升社交能力,度过一个多姿多彩的假期。对家长来说,成功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从社会维度而言,“爱心托管班”推动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协同运作,充分彰显出社会对于少年儿童成长的深切关爱,同时也为大学生搭建起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
遍布城乡的爱心托管班,是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用心、用情、用力的态度,切实转化为“幸福清单”的生动实践。期望这一模式能持续完善并广泛推广,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使爱心托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与大力支持的民生工程,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撑起更为广阔的蓝天。(朱哲)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节”尽所能,共助电力迎峰度夏
下一篇:
“夜炼·夜训·夜赛”: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利利 通讯员杨艳)为了表彰2021年春节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值守小区的突出贡献,激励辖区大学生志...
咸宁网讯农村新报记者彭翠楠、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汪洋报道:4月22日上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士俊、副...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特约记者吴荣、实习记者王珊珊、殷友报道:暑期来临, “熊孩子”哪里去?一群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
据悉,开展此次活动,旨在使志愿者们得到了肯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据悉,共青团通山县委将74名大学生志愿者分配成了7个小队轮岗服务,此次志愿服务将一直持续到农历小年,同时准备了100份健康...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参观者参观地震、灭火, CPR模拟等项目,并亲身示教,通过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提升了居民的应...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田明、通讯员陈优报道:暑假以来,崇阳县青山镇3所“希望家园”陆续开放,为500余名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
接下来,他们将联合迎宾社区开展更多公益课堂,在孩子们的心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连日来,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15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开展“呵护纯真童心让爱陪伴成长”七彩暑期支教活动,不仅给孩子们辅导...
7月9日,通城县隽水镇东港村农家书屋内,当地大学生志愿者正在陪伴孩子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