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
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和“洋节”的挑战。一些青少年把中秋节当作“月饼节”“购物节”,就是令人忧虑的例证。
传统中秋,需要现代表达。只有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传统中秋才会历久弥新、越过越新。“月到中秋分外明”之风物境界、“千里共婵娟”之情感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思念境界,才会更具时代韵味,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创新传承理念是先导。传承中秋文化,不仅仅是为了欢庆团圆、喜迎丰收,更重要的是涵养人们的家国情怀、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将传承中秋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培育咸宁特色文化和城市精神结合起来,与各行各业的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个人参与其中,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创新传承方式是关键。传承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对传统的升华和超越。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千年,我们可以赋予环保、生态、健康等文化元素,让月饼吃得更健康,让户外野外拜月赏桂时增进环境保护意识。当前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大行其道,我们要升级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创作易于新媒体传播的文化产品,让传统文化在更大的时空里传播和推广。
创新传承载体是保障。要将民俗文化融入课堂和实践中,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使他们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要组织中秋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使大家从古诗古韵中感受中秋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要组织节日送爱心活动,给孤残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送去关爱与温暖,大力弘扬中华孝善美德,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