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崇阳:林下掘“金” 绿富同兴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28 09:31

7月16日一大早,崇阳县天城镇蛤蟆石村冷水坑村民余小平就在林间察看黄精长势。

蛤蟆石村地处天城镇西部,山林间土壤丰沃。余小平慧眼识珠:“林间土质好,生态优,是林下黄精的天然福地。”

在他的努力耕耘下,400多亩黄精已在林间安家,30余名村民在此劳作。

“家门口干活,一天150块,钱也挣了,家里也能顾上,心里踏实。”村民邓和平告诉记者。

眼下,蛤蟆石村黄精产业借力“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盘活了沉睡的山林。村民流转山地获得收益,基地则提供了大量务工岗位,标准化、产业化的种植方式保障了品质,“订单式”收购更是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这创新模式,很快在崇阳盛行起来。在蛤蟆石村所在的天城镇,依托7万亩林地,引入“林下种植+仿野生培育”技术,更与湖北中医药大学携手建立示范基地,破解种苗与防病难题。林下空间被高效激活,土地综合利用率大幅跃升,生态与经济在这里奏响和谐乐章。

眼下,在崇阳的林海深处,出现了许多“掘金者”。他们积极盘活森林资源,通过培育林下经济,向林地要产出、向空间要效益,使经济效益长短结合,进而以短养长,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高枧乡中山村,群山环抱,满目苍翠。密林深处,黄精苗翠色欲滴,连串果实悄然孕育。村民熊志远穿梭其间松土,汗珠滚落,笑意却从心底漾开:“家门口就有活干,一天120块,一年能多挣一万多!”

在中山村,黄精产业已托起40多位村民的“家门口就业”梦。基地负责人宋天益深知这方水土的珍贵。中山村林地丰饶、生态绝佳,正是黄精这种“喜阴耐寒”“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理想家园。他秉持“让药材回归山林”的理念,在此种下160亩希望,预计产值可达百万元。

崇阳林下生“金”的佳话,在桂花泉镇续写着更为精彩的篇章。东源村山林间,村民农闲时节变身产业工人,基地负责人吴定明投资近80万元,计划种植两三千亩黄精:“一天二十多人,能种70亩左右。”

在双港村,村民孙四牛堪称黄精种植的“土专家”。他随手挖出一株,根系发达、结节饱满。“明年能发更多,这一个结节就值30元。”他眼中闪烁着经验的光芒。十多年前,他就留意到山林里遍布的野生黄精,开始摸索种植。如今近40亩的黄精成了他的“绿色银行”,每年轮采轮卖,稳稳增收3万余元。

崇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该县林地总面积213万亩,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目前,已形成林下中药材5万多亩、食用雷竹笋基地5.2万亩、油茶林21.6万亩等多元业态,年带动5万余人增收。(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刘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宁成功申请中央专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000万元
下一篇: 咸安区永安街道推出“银发合伙人”互助养老模式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