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素质是城市之魂,决定着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将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整体素质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使文明理念浸润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昂扬向上的良好风尚,奋力交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双提升的优异答卷。
强化价值引领,树立文明新风
11月14日,咸安区70岁的周尚洪爹爹跳入淦河,竭尽全力,救起一位不慎溺水的68岁婆婆,和众人一起,助她转危为安。
“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不能看着她没了!”面对记者的采访,满头银发的周尚洪表示,就算不是他率先跳下河,也一样会有其他热心市民下水施救。
无独有偶。10月7日,在通城县城闹市区,51岁的退伍军人杜志军驾驶一辆白色小轿车,勇敢顶住失控的SUV,阻止了一起重大车祸发生,人称“白车侠”。
“你有没有想过,万一爆炸了,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采访,杜志军脱口而出:“爆炸了也没有办法,只能顶着!”
杜志军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全网超5亿人次关注,并获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1万元奖金,他却转身就捐给了县红十字会,嘱托用于困难退役军人和学生救助。
杜志军、周尚洪互不认识,但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置生死于度外,救人于危难。
一个好人,一座灯塔,照亮他人;一群好人,一城新风,满目锦绣。
咸宁,这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涌现出一批批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咸宁精神——“厚德尚学,勇毅笃行”,成为引领城市前行的璀璨星辰。
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我市已连续七个季度候选人都入选了“中国好人榜”。这是我市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选树宣传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宽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发现蕴藏于群众中的典型,每两年选树咸宁市道德模范,每季度选树“咸宁好人”,每季度推报“中国好人”“荆楚楷模”“湖北好人”,目前已有国家级先进典型13人、省级先进典型60人、市级先进典型604人。同时,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示范引领作用,邀请先进典型出席重大活动,给予政治礼遇,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如今的咸宁,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蔚然成风,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崇德向善的深刻内涵,在全社会营造出学好人、尊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
厚植道德沃土,展现文明风采
不畏艰辛、走乡串户的乡村医生为村民送医送药,为基层医疗默默贡献着力量;满含关怀与温情的幸福食堂里,老年人品尝到了晚年的幸福滋味……
10月17日下午,“强国复兴有我”第七届“咸宁故事”百姓宣讲示范宣讲活动举行,11名宣讲员代表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小切口”“小故事”反映了“大时代”“大主题”,讲述了全市各行各业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取得重大成就的奋斗故事,他们的职业道德、个人美德感人至深、令人敬佩。
这些故事虽小,但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却是无穷的,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我们前行的璀璨星河。
“榜样的出现永远不会停止,这个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握紧!”嘉鱼县新街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同学杜悦萱说。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故事,让大家深受触动,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决心。”通城县五里镇党委宣传委员吴云峰表示。
榜样就是方向,榜样就是力量。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戴上小黄帽、举起小红旗,勇敢地走上街头,当起了交通劝导员……”在咸宁市首届“文明咸宁少年说”总决赛上,选手熊揭子康讲述自己“小手拉大手”的故事,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我市通过“文明咸宁少年说”“文明咸宁少年画”“文明咸宁少年演”“文明咸宁少年行”四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化文明意识、涵养文明气质。
少年们组建了公益团队,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形成社区的良好风气贡献力量;到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们送温暖;积极为班级服务,传播正能量;尊老爱幼,为身边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榜样和楷模。
一座城市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更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情与美好,更在无形中推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
如今的咸宁,公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蔚然成风,道德自觉成为咸宁人民崇尚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以文化人,提升文明素养
11月1日,咸安区温泉街道金叶社区金叶小区公交站附近,一面墙经过创意绘画后变成打卡点,吸引了不少人过来观赏、拍照。
在咸宁城区,像这样的彩绘文化墙有很多,如:月亮湾、潜山路、麦笠山路、茶花北路、金桂路休干小区等地。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文明。为倡导文明新风尚、建设美丽新家园,我市多个社区开展“彩绘”文化墙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涉及市民公约、清廉美德、城市记忆、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且贴近居民生活,表现方式形象生动,文化情怀浓厚,成为社区的“文明窗口”。
建设文明城市,文化铸魂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化人,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影响群众,通过润物无声、成风化人,推动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居民文明素质持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个婚礼办得好,简朴、环保,又有创意。”前不久,咸安区永安街道车站路一小区,新郎陈先生和新娘翟女士用公交车当婚车举办婚礼,视频传播到网上后,网友赞声一片。
“白事简办、红事新办的家庭一次性可加5分,参与志愿服务的视情况可一次性奖励2—6分……”为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我市还鼓励、支持、指导有条件的村居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居民不仅可通过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还可作为评选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激励群众用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引导党员群众争做村规民约的践行者,乡风文明持续向善向好。同时,广泛开展“清廉家庭”“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对孝老爱亲、弘扬传统美德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今,在全市人民汇聚起的共创共建强大合力推动下,咸宁这座崇德向善的文明城正拔地而起。
(记者 镇强)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咸宁市实施“扫码出图”共享服务 “一套图纸”多部门在线使用
下一篇:
周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