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通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惠万民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12-23 09:31

11月19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为咸宁唯一、全省七地之一获此殊荣的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年来,通城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去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1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7%,探索走出一条“城乡绿、河湖清、环境优、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

全区域绿化缔造美丽家园

11月24日,通城县五里镇尖山村同家冲屋场后山,新栽种的柿子树纵横成行,昂然挺立,为初冬的同家冲增添了一片生机,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许多希望。

“明年这个时候,村民就可吃上屋场种的柿子了。”尖山村村支书王双全介绍,柿子果园近三亩,原是一片荒地。11月初,县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根据村民需求和意愿,平整荒地,栽种上180多棵柿子树。柿子树高2米,直径8公分,明年就能结果子,村民们开心得合不拢嘴。

漫步于尖山村,乡村道路旁边栽着一排排桂花树,农舍房前屋后种满果树,山坡上则是村民自己种植的药材,树下还有草坪,偌大的村庄几乎见不到一片裸露的土地。

“宜果则果,宜药则药,栽满栽绿。”通城县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俊称,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司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120万元,给村庄栽种花木果树,实现应绿尽绿,着力将尖山村打造成全县共同缔造样板点。

除尖山村外,大坪镇花墩、沙堆镇石冲、塘湖镇南虹等村也同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村民们自发参与到绿美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来,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内心充盈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缔造绿美乡村,擦亮生态底色。”该县林业局局长胡斌介绍,近年来,该县致力开展绿满通城、全域绿化行动,近几年争取项目资金1亿多元,完成灭荒造林80082亩,成为全省8个验收合格面积超过8万亩的县市之一,2021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精准灭荒工作成效突出的10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今年来,该县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美化共谋共建共管,建设12个生态宜居示范村,带动全县乡村绿化美化。 

全流域治理呵护生态之河

河堤护砌一新,两岸绿树成行,弯弯的拱桥在水面倒映成趣,两岸灯光一到夜晚璀璨夺目……今年,阴山河成为通城隽水城区一道别致的景观。

“在这里走一走,心情格外舒畅。”阴山河附近居民李阿姨每天早晚要在这里散两次步。

而在往年,李阿姨宁可绕道,也不愿在家门前的河边停留。“水又黑又臭,流不动。特别是一到下大雨,水排不出去,污水流得到处都是,臭气熏天。我几次都想搬家。”谈起昔日阴山河令人头痛的场景,她感慨不已。

阴山河是隽水河的支流,也是一条城中河,河道平均宽7.8米,汇流面积5平方公里,沿河居民两万余人。长期以来,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部分河段堵塞,箱涵内管网凌乱,造成排水不畅。夏季河道臭味难闻,雨季来临时,经常发生街道漫水、积水现象,周边居民怨声载道。整治阴山河,一直是他们的强烈期盼。

小河不小,民生为大。在通城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该县水利和湖泊局等部门联手,按照河长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要求,全面进行调查勘测,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系统性打造阴山河。近年来,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分期启动阴山河综合治理,疏浚河道,护砌两岸,升级道路,绿化河堤,整治周边环境,全面提升全流域生态品质,使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内涝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一溪碧水潺潺汇入隽水河。

“阴山河的美丽蝶变,是通城全流域治理隽水河的一个缩影。”该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黎记明说,地处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上游的通城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了涵养水土,守护一方生态,该县先后投入8.21亿元完成隽水河防洪治理一、二期工程,及铁柱港河大坪乡段、菖蒲港河关刀镇段等重要支流的生态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陆水河水系连通、城区河道生态治理等专项治理,治理河道85.6公里、水土流失面积45.36平方公里,防洪保安、水生态环境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

“河长制,河长治。”县委副书记张胜表示,将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和责任体系,持续推进水质提升、空间管控、小微水体整治等工作,纵深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呵护县域河湖生态健康,让隽水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全链条打造特色生态产业

“油茶开榨啦!”伴随着阵阵撞击声,今年秋冬第一缕金灿灿的茶油顺着老油车中的木槽缓缓流出,顿时,阵阵油香飘荡在空中,沁人心脾。

11月1日,通城县黄袍山2022年茶油起榨仪式在油茶产业示范园举行。当天的活动好戏连台,首届黄袍山油茶采摘节开幕,县油茶专业合作联社成立揭牌,油茶果收购对接签约,特色美食品鉴,网红直播带货,油茶产品展销一场接一场。

“黄袍山油茶产业示范园集高产栽培示范、精深加工、科研教学培训、鄂南茶油储备及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可谓是三产融合发展的范例。”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晏绿金说,公司规划投资5.95亿元,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投资近2亿元,建成全国首座油茶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加工车间、万吨油罐储备设施、良种品系园以及繁育基地,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

通城有500多年油茶种植历史,被纳入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建设。该县立足油茶资源禀赋,不断改良油茶品种,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加工深加工;带动观光旅游发展,让油茶果变身富民强县“金果果”,给乡村振兴“加油”。目前,全县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300多家,年综合产值20亿元,跻身全国油茶重点县、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县。

“中药材是通城又一特色生态产业。”县中医药产业办主任夏效禹介绍,通过实施“绿色崛起、中药振兴”战略,全县数十家中医药企业分布于全产业链条的各个领域。福人药业、保鹤堂公司引领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裕丰生态、丽明农业、瑶乡御草等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润康药业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泽中实业集团从事药品仓储物流,艾舒宝和九朵护理用品公司从事卫生用品生产……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由3亿元增加到30多亿元,年缴纳税金由1000多万无增加到近亿元。

茶叶、生猪、紫苏……目前,全县生态种植面积发展到40多万亩,全链条产值逾50亿元,“通城紫苏”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百丈潭茶”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通城县获评“2021年度区域特色美丽茶香”。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陈新 马丽 特约记者 付婧烨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咸宁组建八大产业联盟抱团发展
下一篇: 人才公寓 事业编制 高级职称 咸安 :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